7 月 10 日,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精心组织了一次意义重大的专题调研。此次调研以“培育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升级”为核心任务,将调研地点选在了兰州市,聚焦当下养老服务领域面临的关键课题。
在为期一天的调研活动中,调研组的足迹遍布兰州市多个调研点。他们先是前往西固区西固城街道社区幸福食堂,亲身感受这里为老人提供就餐服务的实际情况,包括食堂的饭菜质量、环境卫生和价格设定等。之后又来到七里河区光大百龄帮西站分部和老龄帮老年大学,这里集养老服务与老年教育为一体,调研组对不同功能区域及开设课程进行详细了解。接着他们奔赴城关区爱在养老护理院,对专业护理院的运营模式进行评估,与院内老人亲切交谈,知晓老人生活需求是否得到滿足。最后前往皋兰县什川镇北庄村互助幸福院和什川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见证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规模急剧增加且增速明显。如今每十人中就有一位65岁以上老人,这样庞大老年人群体让传统养老模式不堪重负,已很难满足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正因如此,相关专家和省政协调研组一致意识到构建多元化、多层次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推动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贯通,其中力推嵌入式养老模式。这种嵌入到社区中的养老模式将社区物业服务和养老服务结合、促进各方资源最大化利用。举例来说,在大城市不少社区内设立有专门的日间照料中心,老人白天可在这里享受看护、康复、娱乐等服务,晚上则回家生活,并促进了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发展。
其次加大财政在养老服务上的投入力度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国家“以旧换新”这一政策进行适老化改造。就像北京部分小区专门出资为老人家庭上门安装防滑垫、无障碍扶手,来提升老人居家生活安全度;还有上海已经很多小区里覆盖建立了智慧养老设施体系,能够实时监控老人血压、心跳等生命体征,一出现问题就立马能通知医护人员以及其家属。
医养结合也为养老体系不可或缺的元素,建立高效的协作绿色通道能够快速解决老人康养问题。例如很多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与就近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定期有医生护士服务,一旦老人身体出现异常情况可及时转到专门床位住院治疗,切实保障治疗及时性与有效性,于此同时开始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也将进一步减轻老年护理负担,是应对失能化照护挑战重要行动。
最后推动专业队伍标准化建设对整体养老服务行业发展起到了规范作用。除了加大对养老护理技能人才培养,引入“时间银行”这种互助养老模式则从精神层面丰富了养老服务文化,促使年轻志愿者关怀照料老人;那些行业领域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也可重回岗位传授经验,让养老氛围更加多元温馨。通过这些针对性措施推进之下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将开启崭新篇章,为更多老人营造出温馨舒适晚年生活港湾,相信未来养老服务一定会越来越好,每一位老人家都会享有人生应有高质量岁月生活。
最后互动提问:你认为在身边哪些养老服务可改进的方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