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辽宁阜新市体育中心游泳馆内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安全课堂”,这便是阜新市教育局与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联合开展的“预防溺水,快乐成长”亲子防溺水公益培训活动现场。
该活动坚持“零门槛、全免费”原则,面向全市7岁以上的青少年家庭开放。凭借专业场馆以及教练团队,竭力将实用的水上安全知识转化为家庭能够直接体验的“民生礼包”。此次活动主讲教练王鹏雨从事青少年游泳教学和救生多年,他介绍在活动设定上不设置任何附加条件,目的就是让全市每个渴望学习安全技能的家庭都能够轻松参与。
与以往传统的说教式安全教育不同的是,此公益项目设计了更加实用的培训内容,建立了包含“理论讲解 + 实景识别 + 水中实操”的三维理论体系。在理论课上,教导家长和孩子如何辨别危险水域和水流方向等识别风险的理论知识。而实景识别和水中实操更是课堂重点,在水中实操环境里孩子们在教练的指导下体验用“水母漂”的姿势保存体力。家长则着重学习了如遇上危险时,如何在保证自身安全的状态下,利用衣物制作简易漂浮物以便实施救援。
据教练王鹏雨解释,该项目目的不只是简单地教学“不能做什么”,而是让学生遇到危险时知道“能做什么”。这其中强调了亲子共同参与项目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父母与孩子水下模拟演练进一步提升家庭整体应对溺水危险的能力,这样既能增加大人应对危险的救援能力,又能给儿童从小灌输自主应对危险的意识。
经过六期扎实的培训课程,我们能观察到家长和孩子有了显著积极的行为改变。在参与活动后,过去部分家长见到水就条件反射要求孩子别靠近,现在已能够做到提前带孩子勘察水域环境并约定紧急情况下信号,在过程中向孩子传递安全隐患以及应对的相应方案,教导避免危险水域等。这种良性互动也侧面反馈到了孩子的行为上,不再只是简单听话、害怕水,还有了提前预防危险主动关注的意识。像一名被采访的母亲提及孩子在海里的积极态度:“培训后,孩子在海边会主动提醒自己选择安全区域”,言语之间洋溢着对课程学习效果的肯定。
在这次的公益活动预防溺水项目里总共为一百六十余组家庭分别提供了安全与技能方面的教育与展示,不但直接加强了孩子的保护能力也提升了家庭家长对紧急情况决策与应对素质和能力。项目负责人表示,阜新市准备将现有的安全课堂打造成为常态化的 “安全成长营”活动,其目标就是希望更多当地家庭能够通过此项目在生活中掌握各类场景危险判断与自我救助的方法。这个免费公益举措,不仅赋予了家庭“安全护身符”还为孩子营造了安稳而愉快度假前提条件与环境。那么如果你居住在该地区,愿意让孩子来参加这种类型的防溺水培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