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风灾害防御方面,杭州市一直保持高度重视和积极行动。面对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杭州市各级各部门更是提前做了精密部署,力求将台风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截至7月9日9时,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全市未发生人员转移情况,城市运行总体处于安全平稳有序的状态。这样的结果离不开前期精心组织的一系列准备措施。7月7日下午,杭州市防指办就召开了视频调度会。在这次调度会上,工作人员对台风“丹娜丝”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分析研判,为后续防御应对工作制定了方向,吹响了应对台风的“集结号”。
在设施和人员准备方面,全市可谓全力以赴,严阵以待。设备上,落实了600立方米以上大型排涝车100辆、挖掘机1580台、中小型水泵4150台、拖车式移动水泵167台、发电机组2410台、冲锋舟397艘、挖机612台等硬件装备。同时,准备了各类防护用具,包括1.9万个头盔、4.9万套防护雨具、2.8万只手电筒、3.3万件救生衣。人员配备上,共落实388支队伍、17393名救援人员进入备勤状态,随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为进一步做好风险管控,杭州市围绕“八张风险清单”,加强了全域管控。其中,利用杭州市地质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平台发布实时预警110次,地质灾害方面,工作人员巡查隐患点、风险防范区446处,参与人次达到591人,确保风险区域处于可控状态。病险水库方面,全面落实了62座病险山塘放空或限蓄运行措施,降低蓄水风险。城市基础建设方面,对城市下穿立交、隧道、低洼易积水点等关键点位进行了拉网式排查,累计排查321处。水上安全方面,管控了全市773艘渔船,通过及时预警、现场巡查和数字化监控等工作措施,提醒渔船停止作业并返港。此外,还向35家涉剧毒、遇湿易燃危化品企业发送了风险提示,落实“六查六保”防范管控措施,并且督促全市矿山企业、高温熔融企业等相关企业落实度汛要求。
台风来临,部分区、县(市)迅速做出响应。萧山区、富阳区、淳安县、建德市等重点受影响地区激活“1833”联合指挥体系进入临战状态。萧山区加强对水库山塘、堤防的巡查检查,加固险工险段和薄弱海塘;富阳区对民宿、农业基地等易受影响区域进行严格巡查;淳安县利用“数字第一湖”执法监管系统对湖面动态进行“秒级监控”;建德市对城区低洼易积水点和道路风险路段进行排查和防范。
相信通过杭州市各级各部门如此全面而细致的准备和部署,在后续应对台风灾害时,能确保全市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你认为这样的防御措施是否全面可靠?不妨分享你的看法并把本文点赞分享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