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工业领域,机器人的进化可谓日新月异,工业机器人不再局限于机械臂精度与负载等常规竞争,正迈向更自主、更柔性、贴合环境与人需求的协作形态。这种显著的趋势,也让近期多款机器人的成果备受关注。
7月9日,上海智元机器人的A2 - W在汽车工厂开展了常态化拆垛搬运作业直播。在3小时的演示过程中,该机器人完全零失误,精准展示了其在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以及有动态干扰的环境下都能稳定作业的优秀能力。除此之外,远征A2 - W还具备多模态感知和动态避障功能,可以对现场的人员、周转箱以及其他障碍物进行实时识别。它能依据情况自主规划行进路径,必要时灵活调整作业或暂停,在和人类共享作业空间的时候,也设置了安全冗余机制,能够和人实现高效协作。对于仅“上岗”一个月就有如此表现的A2 - W,富临精工工程部主任邓扬都大为赞叹:该机器人在抗干扰和纠错上比传统自动化设备优秀太多,尤其是面对非标准化操作,其适应性非常强。按照规划,未来1 - 2年智元会加速本体和算法迭代步伐,推动通用具身机器人能在更多工业场景实现规模化运用。这款机器人突破了传统工业机器人在“固定工位、单一功能”上的限制,把移动性、环境感知力与灵巧操作能力融合在一起,让机器人在复杂动态环境里的适应性和协作潜力得到提升。
不同于A2 - W机器人,睿可推出的工业机器人选择了另一条差异化路线。它旗下的MR73A和MR73B两款机器人同样各有千秋。MR73A是双臂型机器人,拥有27个自由度,通过“双臂柔顺控制”和“智能感知”两大独特核心技术创新了作业模式。该机器人的双臂不再是以往刚性执行末端,它可以感知接触力、按场景动态调整动作,甚至允许人类直接进行引导,这就大大增强了人机一起作业的安全性和流畅度。同时,这款机器人还有自主定位导航、动态避障和多点巡逻路径规划功能,无论是仓库、工厂还是展馆等复杂场所它都能自行移动。加上多物体识别能力,它可以灵活完成搬运、拾取、巡检和导览等多项多样化任务,像极了一个移动的“多面手”。
而睿可MR73B的优势重点体现在 “智能升降”与“灵活调度”上。它就像是更高级、可靠的“腿”与“升降平台”,能以1m/s的速度移动,自身有自主导航、避障和关键的自主充电功能,一次充满只需2小时。在“智能升降”特性加持下,在物流仓储场景中,它可根据不同高度货架自如完成存取工作;在产线上下料环节能适应不同工位高度。可以说这款机器人有效消除了空间限制,是提升物流效率相当重要的一环。不过中科新松总经理李法设理性地提醒道,人形机器人作为前沿方向,其不管是技术成熟度或是市场接受度,实际上都还处于发展阶段。
总体看来,这几款工业协作机器人虽技术亮点很多,但前路依然漫长,能否经受市场长的考验依旧有待观望。不知道大家觉得哪个新款工业机器人优势最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