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国内资讯 >> 文章内容
95 后国企干部贪腐,只收现金藏新房!这背后藏着啥秘密?
来源:韩城新闻网  作者:韩城新闻网   阅读:2 2025-07-09

_掩饰犯罪所得收益罪立案标准_掩饰犯罪所得收益的量刑标准

近日有这样一个令人唏嘘的事件引发大家关注,一名原本年轻有为、被视为培养对象的青年,短短六年时间内,从校门踏入国企大门成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却一步步堕落为腐败分子,他就是闫科翰。

掩饰犯罪所得收益罪立案标准_掩饰犯罪所得收益的量刑标准_

闫科翰六年的仕途提升可谓迅速,年纪轻轻就担任国企要职,但他却没能经受住权力和金钱的考验。在逐渐走上高位的过程中,闫科翰放松了自我修养,既不重视理论学习,也忽视世界观的改造。尤其在与金融机构和商人老板打交道时,项目的巨大金额让他深感心理不平衡,看到上亿项目的过千万利润,而自己的收入却微薄寒酸,这种落差成为他心态失衡的开端。

掩饰犯罪所得收益罪立案标准__掩饰犯罪所得收益的量刑标准

为推进项目业务,融资方袁某等人看中了闫科翰手中的权力,企图用金钱去“打通道路”。面对这种别有用心的拉拢和“围猎”,闫科翰的思想防线彻底松动。当第一次收到35万元“好处费”时,尽管他有过惊讶,但还是稀里糊涂收下了。事后调查人员与他对话时得知,闫科翰一开始也曾内心挣扎,忐忑不安,但他内心的侥幸发挥了作用,认为以自己学法律的头脑,可以很好地隐藏,让公司无法察觉。

掩饰犯罪所得收益的量刑标准_掩饰犯罪所得收益罪立案标准_

这第一次的“伸手”成功,如同溃坝一样彻底冲击着他的三观。之后他收钱越发心安理得,认为符合行业潜规则,全然忘记权力的来源和工作本分,错把权力当成敛财工具。工作中,即便工作分工调整,他也会利用经办身份继续谋利。闫科翰把收到的大笔现金陆续存到了自己购置的新房中。起初看着一捆捆现金,他觉得自己仿佛成为了人生赢家,但钱越收越多,他却越来越心虚。他甚至借消费贷来伪装日常生活的拮据,尽力掩盖自己的不法行为,还预想出应对调查谈话的说辞。

掩饰犯罪所得收益的量刑标准_掩饰犯罪所得收益罪立案标准_

然而,法律面前容不得任何侥幸。闫科翰很快被留置调查,他妄图依靠自己的法律知识掩盖违法事实但无济于事。随着违法事实被一件件揭露出来,与他相关的融资方也给出确证的证词,闫科翰的最后幻想也破灭了。最终他如实供认自己的违法事实,并在忏悔书上写道:有了第一次就会接二连三,如果第一次就拒绝,也不至于把人生打得稀烂。

掩饰犯罪所得收益的量刑标准_掩饰犯罪所得收益罪立案标准_

闫科翰的事件令人警醒。它告诉我们无论权力大小、诱惑多少,都不可逾越法律的红线,否则看似“捷径”,实则是人生“无底深渊” 。广大朋友们说,是不是一开始抵制住诱惑,后面就不会在邪路上越走越远?如果你有想说的见解,欢迎点赞分享交流!

Copyright◎2010 2022 sxhc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韩城市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 5218708韩城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308567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ICP备案/许可证号: 湘ICP备2024067688号-8 |陕公安网备61058102000107 省网络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029- 63907152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