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当下,技术爱好本是促进创新、激发个人潜力的好事,然而有些人却打着“发烧友”的幌子,干起了违法的勾当,将技术爱好与法律底线抛诸脑后。
有这样一名自称“手机发烧友”的男子,长期干着非法改装手机的坏事。他通过一些特殊的技术手段,把普通手机改装成具有窃听、偷拍功能的设备。然后,在境外的网络平台上发布广告进行销售,妄图将这些非法的东西卖给他人从中获利。为了逃避监管部门的注视,他冒用他人身份去寄递这些货物,而且案发之后,还想着销毁罪证,掩盖他的犯罪事实。
经专业鉴定,他改造的这些手机完全符合国家关于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认定标准。这样的东西,一旦流入社会,危害是相当大的。从根本上来说,普通手机被改装成能隐蔽窃听、偷拍的设备后,就摇身一变成了法律禁止的“专用器材”。即便是有人用“技术研究”当借口,只要涉及生产、销售这些具备非法功能的产品,就可能已经构成犯罪了。
在被揪出罪行的整个过程中,这个男子采用了很多所谓的“反侦查手段”。冒用别人的身份信息、删除曾经跟买家的聊天记录,还使用货到付款的方式来规避可能的追踪。可这些手段看似设计得精妙周密,但最终仍逃不过法律的火眼金睛。执法部门通过收集快递单据、转账的凭据,以及证人的证言等线索,构建起了完整的证据链,精准地锁定了他的罪行。而这种企图隐匿犯罪痕迹的举动,注定是会加重他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需要明确的是,这类违法事件里其实不单单是像这个男子一样的销售者违法。那些购买窃听、窃照器材的人,如果将其用于偷看他人隐私或者进行商业间谍活动等行为,同样可能被判定构成犯罪。就比如说有些人出于好奇或者是利益诱惑,购买了这类设备去干其他违法的事,到最后也是难逃法律的制裁。所以一旦在网上或者生活中遇到可疑交易这类广告,可一定要及时举报。
这类犯罪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公众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其一,它严重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用改装的手机在私密场所,比如家庭生活、更衣室里偷拍,受害者的个人权益完全得不到保障,被偷窥的阴影影响是一辈子的。其二,对公共安全有大大的威胁。不法分子拿着这种设备窃取商业机密甚至国家机密,将其作为诈骗、敲诈的工具,社会秩序就容易遭到破坏。其三,它助长了黑色产业链的发展。非法器材跟电信诈骗、信息贩卖这些违法犯罪活动有着紧密的关联,形成恶性循环。
检察官对此就给出了中肯的建议,要远离这类陷阱。首先,大家千万别随意找所谓的“专业人士”去改装手机、手表一类的日常电子产品;其次,对于网上五花八门的“防身神器”“隐形摄像头”这种违法器材的广告可千万别轻信,坚决杜绝购买;最后,要是发现身边有卖这些可疑设备,或者是有可疑交易出现,赶紧向相关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技术创新需要有法律这条鲜明的边界,个人爱好肯定也不能逾越道德这条看不见的底线。每个人都得清楚认知这一点,共同营造安全又有序的网络环境,让真正合理合法的科技能够造福大众。我们不得不深思,怎样才能让更多人真正意识到技术爱好应有的边界,主动去抵制违法行为呢 ?希望大家评论、点赞和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