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长沙县泉塘街道3614小区18号栋危房改造项目正式竣工,这一项目从开工到竣工仅用9个月就完成了“拆旧建新”全流程,跑出了危旧房改造的“民生加速度”。
3614小区18号栋建成年代久远,2022年被鉴定为D级危房。该栋共有56户17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70%。楼房墙面开裂、门窗变形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居住安全和生活质量。不少居民住得忧心忡忡、不踏实,有的甚至选择搬离小区。
面临这样令人揪心的状况,2023年,在56户居民达成一致改造意愿后,项目确定了“产权人出资+县政府补助”的筹资模式。这种模式既减轻了居民们的经济负担,又能保证项目资金的充足。之后,由产权人集体委托属地街道实施原址重建。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长沙县成立了18号栋危房重建项目工作专班。泉塘街道牵头制定工作方案并统筹调度,协同县发改、住建、资规等多个部门共同配合,从立项、规划许可到验收,全流程进行打通。原本繁琐的重建手续被大幅“瘦身”,变为了为居民提供的“一站式服务”。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的推进效率。
在建设过程中,3天就完成了房屋整体拆除,在180天实现了主体结构封顶。这一个个惊人的时间节点,展现出了项目团队高效的执行力和强大的专业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县3614小区18号栋危房重建项目是长沙县首例多户主报规报建、国有土地危房重建项目。改造后的楼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们欣喜地看到,不仅房屋面积有所增加,还加装了电梯。这不仅消除了危旧小区的安全隐患,更通过“原址重建 + 功能升级”的模式,在保留居民原有生活圈的基础上,让原本的危旧房蝶变成了舒适的新居。
此项目的成功,对于其他存在类似情况的小区来说,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经验参考。它展示了政府在解决居民住房安全问题上的决心和能力,也体现了各部门高效协作的成果。相信随着类似项目的推进,会有更多的危旧房居民能够迎来安全、舒适的新生活,大家都能尽快住上放心屋!大家觉得这样的危房改造模式是不是非常值得推广?不妨给这篇文章点赞分享,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