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针对“民情日记”“随访笔记”进行了报道,在此基础上,龙文区推出新举措,即干部“入企笔记”,持续聚焦年轻干部在企业的成长情况。这一行动意义非凡,将助企纾困和干部成长巧妙结合,有着深远的影响。
龙文区蓝田街道助企联络员张伟雄就是这批年轻干部中的一员。他一迈进研发车间,就迅速从公文包里拿出标注着关键数据和观点的文件,这些文件是经过筛选最有参考价值的,提供给奥特路企业研发人员,助力他们的研发工作。企业人员吴晓彤接过文件后,拉着张伟雄,和研发人员一起去会议室对照重点展开讨论学习。
不过,在研发新型医疗器械新功能眼镜的过程中,企业遇到了麻烦。他们对于国家及地方关于新型医疗器械研发的扶持政策、行业标准等内容解读不准确,致使研发屡屡受阻。张伟雄所在助企团队马上行动起来,一方面协调区科技局、卫健局等相关部门,梳理与新功能眼镜研发相关的文献,打包成“定制版”政策大礼包给企业研发团队;另一方面对当前申请注册医疗器械的政策进行提炼和解读,帮助企业更好地运用政策。
而且,按照规定,新型眼镜注册前要进行临床试验,但企业联系多家机构都没谈成合作,这让新产品研发进度变慢。张伟雄助企团队得知情况后,多方联系漳州市第三医院、科宏眼科医院、东南眼科医院等专业机构,了解他们的承接能力和合作意向。近日,张伟雄在导师指导下,带着企业资料与相关机构积极沟通,推动临床试验合作事宜。
近阶段,奥特路在编制新产品产业化项目的可研报告,张伟雄及其助企团队全程跟进,协助企业收集整理市场数据、技术资料等,还把企业编制中遇到的问题列成清单并寻求解决方案。
目前,奥特路新型红光眼镜研发进入关键期,临床试验合作在有序洽谈,可研报告也在紧锣密鼓制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产品产业化就能实现。
龙文区推出的“干部入企”2.0版,让助企服务从只做形式,走向深入实质。助企联络员到企业一线,仿佛是政策的“翻译官”、难题的“破解者”,把服务延伸到企业发展各环节。这种干部服务企业的模式,既让干部得到锻炼,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助力。未来,随着助企服务机制不断完善,龙文区会有更多干部在助企一线成长,更多企业也会在优质服务中减轻负担、增添发展动力。你觉得这种“干部入企”模式能给企业和干部带来持续持久的积极影响吗?点个赞、分享下文章,咱们一起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