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现场,一位身着救援服的男子忙碌且坚毅,他便是阳光救援队志愿者王志远。从 28 岁到 45 岁,救援场景在他的生活中早已是常态,那一句“马上到”简单却尽显责任与担当。
2008 年,28 岁的王志远在烟台一家公司工作。汶川地震消息传来,公司决定捐赠三卡车救援物资送往灾区。王志远和另外五个人两人一班,近 40 个小时,马不停蹄从烟台赶往绵阳。初到现场,他才真正体会到灾难之可怕,人类之渺小。
在绵阳,他们将物资卸在指定位置后帮助救援队做力所能及之事。五湖四海救援人员团结抵抗灾难的氛围也让王志远深受触动。王志远当时暗暗记住了救援队那些勇敢的身影,回青岛后不久就加入本地救援队。
进入队伍,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学本领。王志远明白,欲救人于危难,自身需具备专业救援知识与技能。多年来,他考取众多证书,山地救援、水域救援、赛事保障、应急科普等各项救援实战中他都有良好表现,锻炼出强大综合救援能力。
2023 年夏天吉林榆树发生水灾,王志远和 5 位队友参与救援。他们在水灾第二天赶到现场,带去物资并参与搜救。当时现场水深一米多,驾驶冲锋舟在陌生水域行驶满是未知,他们全力集中精力,小心翼翼把被困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等水消退,配合当地做完消杀工作才安全返回,后来当地政府还发放荣誉证书感谢他们,不过王志远表示,荣誉并非救援目的。
如今王志远经营一家建材店,生意规模不大,但能保证他灵活调配时间。他平时喜爱跑步,常去参加马拉松、越野赛等,这既能当作爱好,还是保持体能、更好服务于救援的需要。他强调救援仅靠热情不够,身体素质与专业知识同样重要。
许多人不理解他长期投身公益救援所为何事,这个皮肤黝黑的男人只是腼腆微笑称,从事志愿救援接触到不少过往没经历之事,这份有意义工作也让他悟得对人生与生命的更多哲理与思考。就这样,王志远用行动日复一日践行热爱救援这份事业。如果是你,面对救援公益事业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欢迎点赞留言分享你对这篇内容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