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界,女性写作的探讨一直备受关注。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7月期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推出了“女性短经典”系列丛书,共出版了六本作品。作家、丛书主编何向阳与作者徐小斌、毕淑敏等借此机遇,以“从经典到当下:女性书写的无限可能”为主题,和现场读者共同探究当下文学语境中的女性写作。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孙茜表示,择选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每人仅出一本十万字左右的书,以时尚轻盈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这六本书分别为铁凝《永远有多远》、王安忆《乡关处处》、徐小斌《双鱼星座》、张抗抗《北极光》、毕淑敏《紫花布幔》和池莉《一夜盛开如玫瑰》。
何向阳作为丛书主编,在发言中回顾了女性文学的三次浪潮。1919年新文化运动时期,可视为女性写作的第一次觉醒,像《繁星》《莎菲女士的日记》《呼兰河传》等作品,开创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传统的同时,还成为时代变革的见证。随后经济独立为女性创作提供物质基础,这个阶段的作品开始关注与时代、人民和自我的关系,比如杨沫的《青春之歌》。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带来女性作家的第三次觉醒,作家们更为活跃、敏感,作品包含多重价值,是值得代代传递的经典。她特别强调,丛书编选原则是以女性视角书写女性经验,展现男性视角难以捕捉的生命真实。
毕淑敏既是作家,也是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她用自身经历阐释写作作为女性“自救指南”的意义。30年前在怀柔参加世界妇女大会时,一场秋雨中与女性研究所所长的对话,让她意识到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在其作品《紫花布幔》中,刻画女性从幻灭到觉醒的历程;新作《隐秘碎片》展现女性在命运中挣扎,她觉得女性写作就是捕捉那些隐秘褶皱。
徐小斌也谈了短视频时代对写作的影响,她和王朔一样,写作间隙也会刷手机。在读者互动环节,一名男性读者质疑“短经典”是在迎合快餐阅读,徐小斌直言文学如同链条与时代碰撞,她选择用“短剧感”语言挑战读者。
此次活动中,诸位作家对女性写作的探讨让人们看到,即便受时代冲击,但中国的女性写作的无限可能正逐步呈现开来。在未来,会有更多优秀女性作家和作品诞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