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券商中国记者的统计,今年1月1日至7月11日,有238家港股上市公司参与到股份回购的行列中,累计回购股票数量达到69.88亿股,回购金额接近1800亿港元。无论是参与回购的公司数量,还是回购股票的数量,都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充分显示出越来越多的港股上市公司对股份回购的积极态度。
具体从各公司的回购金额排序来看,金融行业的汇丰控股和渣打银行,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进行了大规模的回购。它们财大气粗,在市场上十分醒目。科技领域的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也不甘示弱,加入到高额回购的军团里,回购额度均达到百亿元以上,展现出两大巨头的雄厚底气。
参考去年同时期的数据,有221家上市公司进行回购,累计回购股票达62.31亿股,回购总金额为2002亿港元。由此可见,尽管今年回购总金额稍有减少,但参与公司数量和回购股票数量的增加,表明市场覆盖范围扩大,更多企业选择以回购股份的方式彰显对自身发展的信心。
在众多参与企业之中,汇丰控股回购金额以435.25亿港元居于首位,腾讯控股以4亿多港元的差距紧随其后。阿里巴巴虽略逊一筹,但也有高达118.79亿港元的回购规模。特别是腾讯,延续之前连续回购的势头,每日的回购金额都高于5亿港元。并且早在2024年的年报里,腾讯就宣告2025年至少拿出8亿港元用于股票回购。对阿里而言,截至6月30日已回购5600万股。且阿里董事会授批的股份回购项目尚存193亿美元的额度 ,可在2027年三月前执行。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和回购,显示其看好后市的信息和决心。而相较于过去孤立地进行“自己买回自己股份”回购操作,今年腾讯等企业将回购计划与AI资本指出同步进行:例如腾讯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提高13%,而该司在AI领域投入同比提高21。同理,阿里云也宣布未来三年在云和AI的资本投入较过去十年还要多。相信这些科技巨头在进行大规模股票回购的同时,也将在AI技术研发上大步迈进。大家认为,这种结合AI投资的回购模式,能持续带动港股市场活跃吗?希望读者朋友点赞分享,在评论区发表你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