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备受关注的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有了新的进展。7月11日上午,依照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在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该案二审正式开庭,此次合议庭是由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3名法官来组成的。这起案件一直以来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次二审开庭也让许多人将目光再次聚焦于此。
事情要追溯到2024年,当时身为湘潭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的周某人,与室友张某某、周某某因为琐事多次争执并且产生了积怨。从2024年1月起,周某人就从网上下载了多篇和秋水仙碱有关的资料,还购买了秋水仙碱粉末藏在了寝室衣柜。需要解释一下,秋水仙碱实际上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
到了2024年3月至4月期间,周某人同室友的矛盾持续升级,频繁发生激烈争吵。4月3日,周某人得知两人向学校提出将自己调出该寝室的要求,就在两人共食的罐装麦片里投放了秋水仙碱粉末。4月7日,张某某食用麦片后出现呕吐等症状,随后前往医院就诊。不幸的是,4月13日张某某经抢救无效死亡。4月17日,周某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早在2025年4月7日,湖南省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此案时,就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周某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法院经过审理认定,被告人周某人是为了泄私愤才向室友共食的罐装麦片内投放剧毒物质,最终导致张某某死亡。周某人学习的大学本科专业内容涉及秋水仙碱,其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投毒,还在张某某毒发抢救期间刻意隐瞒事实,导致延误救治。而且,案发后还企图隐匿和销毁重要物证,犯罪动机可谓卑劣,主观恶性之深、社会影响之恶劣、罪行之严重都达到了极点。
在这次的二审庭审中,双方的争议焦点较为繁杂。主要是围绕着是否为预谋犯罪、杀人是直接还是间接故意、被告人是否有坦白情节以及一审量刑是否适当来展开。周某人的辩护律师表示,对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定罪没有异意,但认为判处周某人死刑立即执行过重。该律师称,案发后周某人已经认罪悔罪,周某人的父母也多次尝试联系受害人家属,想要进行道歉和民事赔偿,只是未能成功,因此应该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然而,公诉机关持相反观点。他们指出在案证据显示,被告人作案前有种种迹象。像是“在宿舍里磨刀”,“在本子上写下某某行动,低劣基因必须清除”等行为,这足以说明被告是在预谋故意杀人。此外,受害人家属放弃了民事赔偿,并且希望能够从重判处被告人周某人。
庭审即将结束的时候,周某人鞠躬向大家道歉,他说“我做错了,导致张某某死亡,法律会给我应有的惩罚,我对不起张某某父母、学校和社会”。这起案件让旁观者不仅惋惜一条年轻鲜活的生命逝去,同时也警示着社会要重视人际关系矛盾的正面化解及法律观念的普及,不知道大家这次又怎么看,不妨多留言、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