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多彩的7月,安徽这片土地上有诸多值得关注的消息。7月12日的安徽,犹如一幅多彩的画卷,诸多事件不断展现着发展的活力。
随着暑期的到来,黟县宏村开启了一年中独特的写生热潮。这个有着“中国画里乡村”美誉的地方,依靠独特的徽派建筑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各地艺术学子,四面八方赶来的艺术大军汇聚于此。每年暑期的这般景象,让宏村热闹非凡。在艺术学子们挥动画笔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当地涵盖住宿、餐饮、交通、文化产品在内的各项消费。据了解,暑期的每月游客与学生数量相比平时能上涨30%,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实实在在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助推器。
天气总是备受群众关注,因为这影响着日常的出行与各项活动。安徽省气象台预计,7月高温即将回潮,局地温度会超过39℃。在13 - 17日大部分地表高温天气会再次到来,尤其在14 - 16日,江北部分地区最高温度处于37℃ - 39℃,像宿州、蚌埠等地的局部地区温度会超过39℃,外出需格外做好防暑措施;18 - 20日沿淮淮北地区最高气温34℃ - 37℃,淮河以南普遍在35℃以下,尽管温度有所下降,但依旧酷热。在炎炎夏日,高温考验着当地居民和过往游客的身体承受能力。
而在基建方面,S90芜合高速肥东支线项目传来好消息。该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大横山隧道左洞于7月10日顺利贯通,标志着此隧道实现双线贯通。这对于推进整个交通体系来说极为关键,对优化合肥市区东部交通出行意义重大。贯通后车辆通行时间缩短,大大改善了合肥市与其他周边地区的交通流转效率。这条隧道建成后,肥东至裕溪口开车仅30分钟。
来到科技领域,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到“2025年第六届世界光子大会”。由多方单位共同主办的这一盛会颇具影响力,来自安徽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便携式多模态定位建图仪”拿到大会发明展“特别金奖”。这个发明是用于测绘领域的精密仪器,基于光学原理可实现空间三维信息快速采集与智能处理分析,为该领域的研发创新带来新的突破,为安徽科技发展再添荣誉。
合肥近期也开启了重要工作,当地为营造更为良好的城市环境卫生与市民出行秩序,自即日起对市区范围内的“车窗抛物”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市民有奖励机制鼓励进行举报,每条线索奖励50元微信红包。市民可选择合理方式如“市民通App”“皖事通 - 城管随手拍” “合肥城管发布微信公众号 - 微城管”等渠道进行监督,共同参与到这项集中整治的行动中来。
综合来看,在7月中旬的安徽,乡村旅游借势升温推动乡村发展,气温变化牵动众人生活出行,交通与科技各有新成果、新荣誉诞生与收获,合肥的城市管理行动也是有条不紊地布局与开展。这些发展与变化构成了安徽现阶段生动蓬勃的样貌与景象,安徽未来会以怎样更精彩的步伐在各个领域持续进步,值得我们期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