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能有一处凉爽舒适之地休息纳凉,是许多人尤其是户外工作者的殷切期盼。深圳地铁充分洞察及回应大众需求,推出“纳凉区”这一便民服务,可谓暖心之举。
自 2023 年起,深圳地铁便开始积极行动,于全市范围内有需求且具备条件的地铁站试行“纳凉区”。截至目前,已经有 17 个车站开设了“纳凉区”,包括 6 号线的松岗公园站、体育中心站,7 号线的深云站、上沙站、华强南站,以及 16 号线的东纵纪念馆站、盛平站等车站。这些“纳凉区”,充分利用了车站内原本闲置的公共空间,在未影响正常地铁运营秩序的情况下进行了服务升级。
在 2024 年刚刚开设“纳凉区”的地铁 7 号线深云站,就格外受周围群众欢迎。据深云站的地铁工作人员刘洋介绍,因为周围的育才中学桃源校区项目、塘朗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正在施工,大约 200 - 300 名施工人员都集中在这一片工作。高温时段,不少施工人员选择到地铁站“纳凉区”休息。有时候来纳凉的人员大概有六七十人,原本的纳凉区难以满足需求。于是,深云站快速行动,结合实际把站厅不影响乘客通行的区域改成了“临时纳凉区”,每天中午的黄金时段开放。这里不仅有凉爽空调,还有免费饮用水供应。
除了深云站,其他试行站点的“纳凉区”也别有一番心意。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有的“纳凉区”十分贴心地配备了桌椅,让人们有地方可坐;有的摆放了儿童绘本和书籍,充实了纳凉者的精神世界。站内不仅张贴漂亮的装饰贴画,还给大家准备了温馨提醒告示。安排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引导人群、清理卫生,使得“纳凉区”的秩序井然,环境干净整洁。
一位在此午休的务工人员刘先生笑着表达他的感激:“这里环境既好又凉快,感谢地铁站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歇脚地。”确实,深圳地铁“纳凉区”便民服务,受到了众多往来地铁乘客和周边居民的好评。
对深云站的广大建筑工人们而言,地铁“纳凉区”成为工作间隙短暂休息的“港湾”、成为缓解夏日酷热侵袭的“冰袋”;对带娃出行偶感疲惫的家长们而言,“纳凉区”中精挑细选的绘本和书籍犹如干涸之途呈现的清泉润泽心灵消解烦闷;对逛商场逛至脚软的路人而言,一排排整齐摆放的桌椅静静等候助力人们一扫身体负累。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让自己放松的方式。
深圳地铁集团表示,“纳凉区”的设置,是打造高品质“圳式服务”的具体办法。未来,也将继续广纳各方意见及建议,依据试点情况及市民需求,考量继续增设“纳凉区”的可能性,表示将最大程度升级地铁的人性化服务。不得不说,这样的做法,就像夏日里的一阵凉风,既给人凉爽又暖人心。不知道如果其他城市的地铁碰到有纳凉需求的时候,会不会也学一学深圳地铁这个模式?大伙快在评论区分享想法,也记得给文章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