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烟火喧嚣中,有这样一群人用看似平凡实则不凡的行动温暖着社会,吴春平便是其中之一。他是湖南凤凰县的一位普通市民,在过去十七年间完成了无偿献血29次的壮举,献血总量高达10300毫升。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相当于两个半成年人的全身血量,意味着可能挽救数十条鲜活的生命。
吴春平坚持献血的想法源于对生活中各种关爱的感恩。他觉得参与无偿献血是最简单直接回馈社会的方式,每次献血完成后他的内心都满溢自豪感,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也让他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约束。很多新加入献血队伍的人来问他,吴春平会鼓励他们:“你们献出的热血会成为他人延续生命的希望,这可是咱们共有的极其荣耀的事!”
时间回到了2008年。那天,吴春平像往常一样从凤凰前往吉首办理事情。他在城市寻常的街道上走着,不经意间路过一辆献血车,车窗上那句 “无偿献血、挽救生命” 的标语,如同闪电般击中了他的内心。他走进车子,经历了第一次献血的紧张和不适。不过,当时帮助他人时产生那种纯粹的喜悦早已深深地刻在他的记忆中。此后,从开始全血捐献转变成成分献血,也就是机采血小板的形式,吴春平渐渐把献血当成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这里得详细说说这个成分献血:它需要先扎破血管抽出相关人员的血液,通过专门的医疗设备把有用的血小板进行分离收集,而后把其他的血液成分回输进人体内部,整个过程大概要花六十到九十分钟。成分献血要比全血捐献复杂很多,所需时间很长,但这并没能阻挡吴春平十四年间11次主动成分献血的脚步。从凤凰去往吉首进行成分献血,路途遥远,可是每次到规定的时间他都会按时到达,并且面带微笑等着验血、采集……他的献血证上层层叠叠的印章见证了他一路走来无声的奉献。
虽然十七年来的无私坚持并非易事,但是在吴春平心里却是值得的。很多人认为只有英雄才会不顾一切救他人于危难之际,吴春平虽然没有经历那样惊心动魄的救人瞬间,但他依旧改变了很多人对 “英雄” 概念的看法 —— 原来我们身边很多平凡的人做出的微小举动也蕴含着不可忽视的强大能量。他所用 “不流血不上战场” 的默默关怀的方式诠释着对人类生命热爱的高尚情怀。
现如今,在中国,像吴春平这样默默地对社会无私提供救助的人,也许是邻居大妈李娟捐衣服给深山穷孩子;也许是快递小哥王强冒着风雨免费送老人上医院;在祖国版图不同的角落,都有温暖人心的故事每天在持续发生,他们不需要别人的赞美和表彰,没有那些表面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心里却涌动着给予后喜悦平和的精神动力。毕竟,传递温情就像分享食物,分享方会有欣慰愉快的内心满足,收到助力者收获了物质精神上的需求帮助或自我价值目标体现的支撑。在人们越来越缺乏温情而变得冷漠的当下时代,这些普通民众互相帮助的真实故事提醒我们 —— 人类最纯粹的关系依赖着我们血液中的温度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