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指出行业内卷、价格战问题严峻,进而阐述宝马应对汽车产业挑战的系列举措。他着重提到如今行业内普遍认为,内卷式竞争会给行业健康发展带来阻碍,持续价格战已将行业盈利能力拉至极低水平,若不解决此问题,将引发质量妥协、遏制创新等不良后果,影响行业持续发展。
电动化和智能网联正推动汽车产业迈向全新创新领域,带来高质量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结构性挑战,给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轨迹带来风险与不确定性。高翔强调这些挑战超越国界,所以需要全球共同合作,这是整个汽车产业面临挑战时的整体应对方向。
作为深入扎根中国的跨国汽车制造商,宝马坚信创新与合作是开启汽车产业韧性和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关键。基于此全球合作理念,宝马明确全球化进入合作与冲突共存的新阶段,需同时推动自由贸易和增强供应链韧性。二者相互依存,塑造出既重效率又重安全的新产业模式。宝马集团立志成为欧洲尤其是德国和中国之间沟通的桥梁,其董事长齐普策积极倡导开放市场和多边主义。在近期交流活动中,宝马坚决反对单边关税举措,像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这类行为,宝马认为基于规则的公平竞争才是汽车产业长久繁荣的根基。
宝马也积极开展供应链“双向”本地化行动。一方面,吸引全球供应商在中国本地开展生产,从而构建了完善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另一方面,重视培养中国本土供应商,助力他们在中国供应链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并帮他们拓展海外投资,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促进技术开放方面,眼下电动汽车已在市场中占比超一半以上。随着多种技术路径在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中竞争,高翔指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日益显著,技术发展应从政策驱动更多转向市场驱动。他提议中外企业携手探寻各种技术路径,利用彼此互补优势进行协同创新并实现变革性突破。在电池合作上,宝马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和远景动力等中国伙伴携手研发宝马新世代车型的第六代电池。于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打造中,宝马正在与华为、阿里巴巴、腾讯和Deepseek等创新企业合作,贴合中国消费者需求开发定制化方案。这样一步步,宝马将应对挑战、促进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细化为具体可行的清晰行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