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7 月 10 日,来自合肥在线 - 合新闻的记者向大众传达了一则颇为重要的消息——合肥机场运行管理部透露,合肥机场二期航站区扩建工程信息中心(ITC)内规划建设的Ⅱ类远程机坪塔台,正式获取了民航局远程机坪塔台的试点批复。值得一提的是,这使得合肥机场成为华东地区第二个获得该试点批复的千万级机场。
远程塔台技术,究竟是何“法宝”?它乃是民航局推进智慧民航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战略一步 。可以这么理解,民航局就像是个高瞻远瞩的指挥官,看准了数字化是未来民航发展的必经之路,这远程塔台技术就是其推进数字化转型大军中的一员精兵。在近年来,民航局已于多地开启远程塔台的试点工作,合肥机场也不甘人后,积极对这个“新东西”作出了回应。他们就在二期航站区扩建工程信息中心(ITC)规划中融入了Ⅱ类远程机坪塔台的建设设想,随后还带着设计单位对这个设想进行了可视性分析论证。从这里就能看出,合肥机场对于这个新建设可不是莽撞行事,是做透了调查,心中有十足的把握才往前走。
为啥要建设Ⅱ类远程机坪塔台呢 ?这和以前传统的塔台弊端是分不开的。传统塔台管制机坪运行的时候,会存在较大的目视盲区。这东西就像一块绊脚石,如果机坪运行上存在目视看不到的区域,就好比人开车却存在视野死角一样,很容易因视线受阻碍等原因产生不安全事件。但是运用了远程机坪塔台之后,它能够实现机坪管制范围的视频全覆盖。这是什么概念 ?意味着整个机坪就像被添了个“三头六臂全视角神眼”,运行状态全程被监控,能及时发现各类情况并作出回应,也就有效地提升了机坪管制运行的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
依据民航局《关于推进远程塔台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来看,各单位要是想开展远程塔台项目建设,那在启动阶段得向民航局或地区管理局提出试点请示 ,只有获得批复以后,建设项目才能像列车获得“通行许可”一样正规合法地实施。今年,合肥机场公司和改扩建指挥部就像是默契的搭档,共同仔细地研究了各种政策法规,例如民航局对于数字化 塔台光学技术的规范、远程塔台技术的需求以及试点申请等细则,一步一步踏实准备,按时完成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支撑材料。终于,在 5 月份将《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关于申报远程机坪塔台试点工作的请示》提交给了华东地区管理局,现在看来这番努力没有白费,正式获批就是最好的答卷。
至于下一步 ,合肥机场心中已经有了蓝图。他们计划科学合理地制定远程机坪塔台的建设方案和运行验证方案。建设方案确保如何把这塔台稳稳地落地实行,运行验证方案则像是一份“试用期考核指南” ,测试和完善以后才能更好地运作。最终目标是让远程机坪塔台和飞行区扩建工程能够像和谐共舞的二人,同步投入运作,为合肥机场二期建设提供一股独特的创新动能,给民航界打造一个智慧运行的新标杆形象。
总的来说 ,合肥机场这次获批远程机坪塔台试点无疑是当地民航事业的又一个前进的脚印,是智慧民航发展征程中的一个阶段成果 ,未来在这个基础上能否为更多机场提供宝贵经验和先进蓝本呢 ,我们不妨拭目以待,见证它带来怎样的精彩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