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群快乐的年轻人用小黑板当道具,在草坪上嬉戏打闹着拍摄了一系列感染力十足的小视频。他们都是草原文化爱好者,因志趣相投聚集在一起,目的是为一周后开市的“巢克拉嘎查”包头站拍摄推广视频。
“巢克拉嘎查”项目主理人、“80后”的王文娟介绍,巢克拉在蒙古语里是“集”的意思,嘎查是“村落”的意思。该项目最初的想法是带着草原上的“好东西”破圈,在摩登城市里打造一个富含丰富草原文化元素的小空间,以年轻方式宣传、推介内蒙古的草原风物。以往,内蒙古很多文化和产品多以展销会上的土特产和旅游商品形式各地巡展,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碰撞出“巢克拉嘎查”的灵感,每次活动的设计、宣发、展陈搭建等工作都由这群年轻人来完成,他们中有牧民、设计师、音乐节策划人。
最初几站,传承千年的草原文化成了他们的底气和动力,草垛子、草叉子、毛毡子这3件草原寻常物件,在创意布展中成为吸引众人的视觉锤,后续几站布展也成了标配。在包头站,“巢克拉嘎查”与当地合作方以“我和我的游牧朋友”为主题,推出6款“包头的包头巾”,还邀请两名草原牧民老人现场亲手缝制,并为参观者整装佩戴。
之后,市集内容日益丰富。陆续举办了嘎查下午茶、嘎查音乐会、嘎查放电影、嘎查艺术展、嘎查烧烤局、嘎查蒙古袍派对等活动。越来越多“草原艺术家”参与,像出生于草原的“90后”舞者、原创音乐人、旅居南方小镇的草原手工艺人、擅长手工活计的牧民等。
在这当中,牧民们也有了特别的体验。苏布达和萨仁两位60多岁的牧民奶奶是市集摊主,她们说自己像明星一样印在海报上,总有人来合影、聊天。一位“80后”包头市民刘鹿媛是市集“路人粉”,她带着妈妈和女儿报名宣传视频拍摄,她觉得这里既留住传统,外地人也能看懂,有种特别的烟火气,像老街坊一样的人情味少见了。
“巢克拉嘎查”合伙人希尼尼格表示,每一站活动像一次游牧,大家在成长分享,也不断有有趣灵魂加入。每次市集都开在城市最热闹商圈,现场民族风布景,摊主和工作人员似NPC,提供满满情绪价值,年轻人天马行空想象给草原文化带来不少新鲜感。这个充满活力的创意集市,正用年轻视角让传承千年草原文化以新姿态绽放光彩。这么有意思的创意集市活动,你是否也有参与的冲动?不妨留言分享你的想法,记得点赞和分享本文,让更多人了解这份特别的草原文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