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在河南商丘永城市开源路发生了一起令人关注的事件。一位卖西瓜的摊贩将西瓜铺开占据了半边马路,随后与前来处理的城管和民警发生冲突,之后该摊贩竟开车碾轧自己的西瓜,场面混乱尴尬,最终这名摊贩被民警带走,永城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称其已被治安拘留。
此新闻在评论区引发了众多网友关注,不少人表示“这次支持城管”。其实,类似占道经营的情况在西瓜上市季时有出现。很多地方为平衡瓜农卖瓜需求与城市道路秩序的关系,推出了“季节性瓜果销售点”“西瓜销售疏导点”或者“西瓜地图”等举措,允许摊贩在特定地段售卖西瓜。就拿笔者所在城市来说,这类疏导摊点非常多,而且对这些瓜摊的管理大多以劝导为主,管理中充满人情和温度,与摊贩发生正面冲突的情况比较少。
但本次事件中的摊贩做法着实“过分”。其西瓜密密麻麻地铺满半幅道路,机动车几乎被逼到逆向车道上行驶,严重影响了公共交通秩序。即便瓜农、摊贩通常被视作“弱势群体”,可如此“强势”的经营行为,自然使得他们失去了公众的同情。
当城管和民警再次去执法时,摊贩的举动更让人惊讶,竟然驾车自己碾压西瓜,被碾压的西瓜在路中四下散开,瓜汁飞溅,场景狼狈不堪。摊贩或许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宣泄情绪,以弱势群体身份制造悲情来引人同情,然而显然他失策了,网民并没有站在他这一边,大量网友明确表示这次支持城管执法。
占道经营的背后反映出基层民众的生存困境。当个人生计需求和公共秩序管理产生冲突时,“一刀切”的取缔方式并不可行。所以许多地方才推行“西瓜疏导区”等制度创新,就是为了在严格执法和民生关怀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些“西瓜疏导区”之类的举措可以充分让瓜农等小商贩在一定范围内谋生,也能确保城市的道路和公共秩序保持良好。
不过,这种疏导、宽松政策需要各方共同维持、呵护。马路是公共道路资源并非个人商铺,瓜贩享受“西瓜疏导区”提供的便利时,应当懂得适度、分清是非、遵守规则,一起维护这份微妙的平衡。要是太过分,必然会引发执法行动的介入以及舆论的批评。
城市的治理是个复杂的课题,现代城市既要包容人间烟火气,给小商贩一定的谋生空间,也要保证城市有序、安全,方便市民的生活。这就特别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像“西瓜疏导区”等柔性管理方式值得推广,但需要政府、摊贩、市民等各方一起参与、相互理解。大家对如何更好地维护城市公共秩序以及保障摊贩生存权益有什么想法?快来评论区留言分享,也请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