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海淀区田村一家名为“Sip Sip”的咖啡店里,经常能听到摩托车由远及近的轰鸣声,一群“摩托佬”在此相聚开启跑山之旅前,都要先来上一杯香浓的咖啡。而这家咖啡店的店长王子朋,正是来自台湾高雄的咖啡“搬运工”。
“Sip Sip”因其紧邻修车铺、能为跑山的车友提供便利补给,成为了大家“歇脚”的好去处。不过,让小店真正在京城咖啡圈有了名气的,是那独一份的咖啡风味。每天咖啡豆烘焙、研磨时,店内便满是各产地咖啡豆独特的香气。王子朋在烘焙咖啡豆时十分用心,从检查生豆品质,到设定烘焙参数再到全程监测机器温度,每一步都不敢有丝毫懈怠,只为保证咖啡豆风味的完美呈现。如今,很多“一开始只爱美式咖啡的车友,现在也会主动问‘今天有没有浅烘的手冲’”,反映出了大家味觉体验的提升和对咖啡审美多元化的追求。
王子朋与咖啡的缘分开始于大学。当时,他在台湾读餐饮管理专业,为了精进咖啡冲煮技艺,不仅在咖啡店兼职做咖啡师,还推着咖啡餐车在高雄的街头巷尾售卖咖啡。2017 年,他敏锐地察觉到大陆咖啡市场的庞大需求,便来到大陆发展,在一家写字楼下的咖啡馆就职,并为小店拓展了培训业务,为当地咖啡店培养专业咖啡师。
在上课的过程中,王子朋与一位北京姑娘相遇并相爱。为了兼顾家庭,他将事业重心转到北京,决定开一家以摩托为主题的咖啡馆。如今,王子朋主要负责咖啡技术和品质把控,他的太太则负责店铺设计和线上运营。他们夫妻二人共同用心经营着咖啡店。
因为有着在台湾生活的经历,王子朋看到在台湾,手冲咖啡店随处可见,连老年人都能对咖啡的品质评头论足。他也为大陆的客人带来了来自台湾的风味咖啡豆。与此同时,来自云南的咖啡豆在台湾也崭露头角,王子朋就甘愿做咖啡豆的“搬运工”,带着两岸的特色咖啡豆往返于两岸之间。他的目的很明确,希望交流引荐,让两岸的咖啡同好都能品尝到不同产地、不同烘焙方式的豆子。
为了更好地经营咖啡店,王子朋还参加咖啡豆烘焙培训班,在社交媒体分享独特的原创内容,积极参与咖啡市集活动,还拓展了咖啡营地的概念。他认为,如同摩托车竞速需要沉下心、选准时机发力一般,做好咖啡同样如此。
王子朋将两岸咖啡风味融合,经营着咖啡馆,努力为热爱咖啡和摩托的人们送去独特体验,这样的坚持究竟还会给这座城市的咖啡文化带来何种新变化?不妨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看完文章觉得不错的话,别忘了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