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11月1日早上8时许,在北京有一个名叫赵某的人,因为上班快迟到了而脾气爆发,最终为此付出代价。当时赵某火急火燎地走出家门赶去上班,从家门口走向电梯,当电梯门开启,赵某低头看着手机一心只想着到公司,没去注意电梯运行方向就匆忙进了轿厢。赵某按下一层按钮,结果电梯不但没下行,反而往上行去了。
赵某心里着急万分,担心上班迟到会引起领导不满或者受到考勤处罚。在被耽误这几十秒钟里,他焦虑感越来越强,一时控制不住情绪,就把怨气撒到了电梯上。从电梯内监控视频能清晰看到,赵某发现电梯上行时,上去就是一巴掌拍在电梯门上发泄火气。此时他估计还心存侥幸,觉得电梯很快会恢复正常下行。然而,电梯仍自顾自地上到22层,又有一名居民走进电梯,赵某这个时候愈发生气,又重重给了电梯门一掌。
赵某心情因为这无故的耽误变得糟糕透顶,随着时间推移,他越想越恼火。当这股怨气积攒到极点,他猛地又给电梯门来了一掌。“哐当”一声,电梯门承受不住重击掉下来,而且电梯卡在14至15层中间,他和同乘居民被困在里面足足半小时才获救。可以想象被困在电梯里那狭小又封闭的空间,不仅让人有种与世隔绝的恐慌感,而且还面临着潜在危险,比如电梯再次晃动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生理危险。
后来经过相关部门技术鉴定,赵某这一系列过激行为,给电梯正常安全性和功能性造成很大破坏,导致电梯维修损失约3.8万余元。赵某对此进行完赔偿后,其问题还没完。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调查分析后认为,他这种任意损毁公私财物,且情节比较严重的行为符合寻衅滋事罪特征要点,遂向法院提起公诉。西城区法院经过认真审查、严谨分析,基于充分确凿证据和事实,最后认定赵某确实构成寻衅滋事罪。
不过赵某在事情发生后,如实向司法机关供述自己所作所为,很配合调查工作进行。而且主动赔偿全部损失并且取得相关谅解,认错认罚很诚恳态度。所以综合衡量这些因素,法院判处赵某拘役5个月,缓期一年执行。这是法与情结合,法律公正性和人文关怀兼顾体现。我们作为普通人,也从中得到警示:电梯是具有一定安全风险和技术复杂性特种设备,和我们日常出行安全息息相关。一旦出现故障,小则耽误时间,大则致使人身伤害和财物损失。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乘坐电梯时有没有哪些小细节是最容易被自己忽略掉的?这值得每一个经常乘坐电梯人去思考反思并且分享经历。如果觉得今天所分享和讲解对你有帮助话,欢迎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