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之下,如今高温天气频繁出现,路面在太阳炙烤下温度急剧飙升。车辆轮胎长时间与滚烫地面摩擦,使得爆胎事故较平日显著增加。下面,就为大家展开讲述近期几段发生在高温天气下路面上的爆胎事件。
近日,在328国道江苏扬州段,一辆小车正在超车行驶,其后轮部位突然冒出浓烟。只见小车的驾驶人努力稳住了方向,随后车子向右侧减速并缓缓停了下来,万幸没有和周围其他车辆发生碰撞。旁边的大货车驾驶人看得清楚,事发当时,小车爆胎了。这样的突发事件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也让人心惊不已。
还有在杭瑞高速湖南岳阳段,一辆小货车行驶时左后轮突然爆胎,接着一下子失控,猛地撞向右侧护栏。反弹之后,小货车旋转半圈掉转车头,倒行了20余米才擦着护栏停在应急车道。事发后了解到,小货车驾驶人熊某行驶至事发路段时车子爆胎,惊慌之下他操作不当,导致车辆失控撞向了右侧护栏,这次事故责任由他承担。而且,熊某因在高速公路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后,没有按规定使用危险报警闪光灯,被依法处以罚款200元,驾驶证记3分。这可真是血的教训。
高温天气车辆爆胎到底是怎么形成的?烈日下,轮胎与地面摩擦生热的速度明显加快。倘若叠加急加速、急刹车、急转弯等操作,轮胎瞬间形变也可能导致帘布层破坏。当轮胎温度过高,遇到路面的坑洞、尖锐物体,就很容易扎入胎内造成爆胎。所以平时驾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尽量平缓驾驶,避免这些加快轮胎损害的操作。
停车的时候也有着许多的安全隐患。夏季停车时尽量不要把车停放在被阳光长时间暴晒的地方,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车轮胶面会加剧老化。另外停车还应保证四个车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要将车停在一高一低路面上,否则处于最低处的轮胎会不堪重负,致使轮胎内部钢丝变形,最终导致轮胎损坏。
倘若车子长时间高速行驶,轮胎与地面会剧烈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积聚到一定程度会让轮胎自身高温,最终使轮胎内压超过负荷强度而爆胎。所以在高温天气连续驾车几个小时,就应注意停车休息,让轮胎降降温。驾驶人在长途出行中,可以轻触轮胎外侧感觉温度,要是发现烫手的话,应降低车速并且增加休息频次。在行车途中如果突遇爆胎,一些经验不足的驾驶人容易手忙脚乱,做出急转方向盘、大力刹车这些十分危险的行为。
所以,遇到车辆爆胎时,驾驶人一定要保持冷静,勿要慌张,千万紧急制动,而是该缓慢降低车速。因为急刹车会加重偏移导致车辆侧翻,驾驶人可以逐步放开油门踏板,采取“轻踩长磨”的减速方式,免得加剧车辆失控;在减速同时,双手要紧握方向盘,保证车子按直线方向行驶。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爆胎,要尽快把车靠边停好后打开双闪灯,并在后方150米处放好三角警示标志,将人撤离到安全地带以后,马上拨打报警电话。
不知道大家看了以上这些高温导致爆胎的情况和应对方法之后,对于高温天气驾车有没有多一分的重视?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