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气象台于7月10日6时33分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此预警引起民众广泛关注。9日夜间,该城市已迎来明显降雨,预计在10日上午,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强降水,小时雨强会超过30毫米,6小时降雨量或超过50毫米。如此强度的降水,破坏力不容小觑。
气象专家指出,如果这种强降水情况持续,山区及浅山区可能会因强降水诱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这些灾害往往突发性强、破坏力大,会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城市中的低洼地区则可能会出现大量积水现象。像一些地势较低的街道、部分下凹式立交桥附近极易形成积水区。积水不仅会给车辆的正常行驶带来极大困难,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导致车辆被淹、发动机熄火等情况的发生,而且也会给行人的安全带来潜在危险。而此次暴雨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它还对早高峰的交通出行造成了显著影响。
今日是周四,按照规定,机动车限行尾号为3和8。降雨天气使路面变得湿滑,车辆的制动距离明显增加,刹车难度加大。同时,大量的水汽升腾致使能见度显著下降,驾驶员的视线范围大幅缩小。这两者共同作用,直接导致了部分低洼路段出现积水现象。当积水到达一定深度时,车辆通过就会变得十分危险,很多司机会选择绕行,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其他路段的交通压力。在城区,东西部环路南向北、北部环路东向西这些主要交通干道,以及菜户营南路、阜石路、莲石东路等联络线,还有京藏、京承、京开、京港澳、京新、京通快速路等高速公路的进京方向,部分路段常常会因为车流量的大幅增加而出现车辆排队、行驶缓慢的情况。此外,德胜门、西便门、CBD、莲花桥等区域因为是商业中心或交通枢纽,上班高峰期本身的交通压力就比较大,在降雨天气的“加持”下,这些区域的交通压力更是达到了相对集中的高峰状态。部分下凹式立交桥下方和一些低洼路段处因为是天然的积水点,在降雨时往往会积起很深的水,过往车辆行驶速度不得不减慢,从而出现行驶缓慢的状况,一些胆大的驾驶员如果强行通过积水过深的区域,还极有可能对车辆造成损坏。
对此,气象部门给出了一系列实用的出行提示。首先要随时关注临近的天气预报和气象预警信息。由于天气具有较强的多变性,临近的预报更为准确和及时,能够为出行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外出时一定要记得携带雨具,保证在途中不被雨水淋湿。而且,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因为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一般有专门的车道或者受到天气的影响相对较小,更能保证按时、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同时,一定要注意防雷避雨。雷电天气十分危险,雷电有可能击中行人、树木或者车辆等。如果前往山区危险地带、河道、地质灾害隐患区域,暴雨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极有可能给自己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所以要尽量避免这些危险区域。还值得一提的是,雨天能见度低,道路湿滑,驾车时一定要保持合理的车速和车距。车速过快,遇到突发情况时来不及刹车;车距过小一旦前方车辆紧急制动,就很容易发生追尾事故。并且,要注意避让行人和非机动车,行人和非机动车在雨中行动不便,驾驶员应提前预判其行动,确保他们的安全。要适当减少骑自行车或者电动车出行。因为自行车和电动车稳定性较差,在湿滑的道路上容易滑倒,被雷电击中的风险也相对较高。最后,遇到低洼积水路段时一定要注意绕行。不清楚积水深度贸然通过可能会导致车辆熄火或者骑车人摔倒,威胁自身安全。只有绕道而行,才能确保出行的安全。相信大家做到以上几点,在暴雨天气也能安全、有效地出行。大家在暴雨天气是否有过不好的出行经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也请点赞和分享本文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实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