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成人女性的动画时间》通过克制的叙事手法,细腻展现成年女性不为人知的生活碎片与幽微情绪,精准触及成年人专属的隐秘角落——情绪难以宣之于口的苦楚。这一现象在成年人的生活中极为普遍,反映出无奈与不得已。
少不更事时,人们对待自身负面情绪几乎无需考虑克制与否,有累喊累有痛喊痛。转变通常毫无征兆,某个瞬间成年人如同被按下噤声键,在情绪表达尤其是负面情绪的宣泄戛然而止。此现象根源不难追溯,许多人年少时急切渴望成长,或因受父母严格管束,缺少课外时间、零花钱,对成年人可自由支配时间金钱的生活充满期待;或怀抱着对成人世界的瑰丽想象,如独立追求事业展现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等。
成长往往是现实给理想上的一课,自主做出决策就必须承担决策后的所有风险,社会身份也不再允许像从前般随意宣泄。成长之痛在于意识到风险自担还不能轻易抱怨。有这么一位女性朋友,通过激烈竞争和精心挑选获得心仪岗位,却被单位派往偏远外地工作。那里生活条件恶劣,基本的吃饭都是难题,近年来她健康状况又不稳定,身心俱疲是常态。但这工作自己选中意味着承担一切后果,于是眼泪只能偷偷抹,工作还需咬牙坚持。
目睹他人行为时意识到成年人宣泄情绪实则另有深意。下班途中有人像在自家地板般无所顾忌躺马路,行为反常引人关注。上前询问后得知只是脚疼想休息。从错愕到后悔贸然打扰对方,更多理解体谅在过程中明晰:诉苦有时为获得发泄舒缓松弛机会。
各类动画在此背景下承担起了治疗解压功能。《脆莓公园》《俗世乐土》《腌黄瓜先生》等和《成人女性的动画时间》风格截然不同。这些动画作品的叙事风格通常直抒胸臆甚至言辞过激地去回击各种不合理现象,它们的独特风格给成年人带来别样体验,在幻想情境直接怼天怼地发泄对现实不满与无奈。借助观看来表达在生活可能因各种因素无法表达情绪,找到情绪出口,某种程度上治愈自己满足心理需求。
成年人在长久面对问题不自知中,因为未找对方法不良状态或许会一直维持。在现实和理想不断博弈中需学会正视自己的真实需求学会释放,选择与生活相处最适宜方式或偶尔不顾体面撒个泼或者借由作品宣泄负面情绪,为自己疲惫心灵找回生活的节奏感,让成年生活不再只有无奈的隐忍。希望读到这的你,已然找到了自己那口可以打滚的泥塘,能否分享一下你的独特宣泄方式?给大家一点治愈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