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8时左右,在北京,赵某因赶时间上班,一场冲动行为引发不小风波,最终获刑。
那一日早上,赵某如往常一样慌慌张张走出家门赶着去上班。当电梯门一打开,他两眼直盯着手机屏幕,没留意电梯运行方向就快速迈进了轿厢。进入电梯后,赵某不假思索按下一层按钮。可谁能想到,这电梯并没有马上乖乖下行,反倒“任性”地向上运行起来。这下,原本就担心迟到而心急如焚的赵某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下子把怨气都撒到了电梯上。
从电梯内的公共录像里清晰可以看见,赵某在发现电梯向上移动那刻,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想也没想抬手就给了电梯门一巴掌。但事情并未因此结束,电梯继续不紧不慢上行到达22层时,有另一名居民走进了电梯。赵某的火气不仅没消,越发控制不住,又重重拍了电梯门一下。尽管往后电梯已经开始下行,可赵某对耽误的这短短几十秒钟却越琢磨越气。他咬着牙、攥紧拳头,铆足了全身力气朝电梯门又挥过去一掌。伴随着“哐当”一声巨响,坚固的电梯门竟当场轰然掉落,电梯也瞬间卡在14至15层的中间位置。赵某和同乘电梯的居民就此被困在黑暗狭窄的电梯内,长达约半小时之久。后来经过专业鉴定机构详尽评估,赵某过激行为让电梯遭受了严重损害,维修所需费用高达3.8万余元,而他后来也对这笔费用进行了全额赔偿。
此事发生后,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检察院人员依据详实的证据判断,赵某这种任意损毁公私财物的恶劣行径,已经符合寻衅滋事罪特征。而且结合整个事件综合考量,其情节比较严重。基于此,检察院正式向法院提起了公诉。西城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安排专业的审判团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审理。审理过程可谓抽丝剥茧,最终通过确凿证据表明赵某犯寻衅滋事罪事实清清楚楚、证据准确无误。考虑到赵某后续积极表现,如实进行了罪行供述,还真心实意地赔偿了全部损失,尽力挽回影响并且取得了相关方谅解,同时也表明自愿认罪认罚等因素,法院作出较为人性化判决,判处赵某拘役5个月并且实行缓刑1年。
这起事件就好比警钟,既能让民众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控制情绪特别重要,冲动很可能让自己身陷法律的困境。你觉得遇到类似赵某的情况该怎么处理才好?大家可以留言分享看法并帮忙点赞、转发本文,让更多人从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