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国内资讯 >> 文章内容
暑期旅游旺季来临!文旅部发布的避坑指南你知道吗?
来源:韩城新闻网  作者:韩城新闻网   阅读:1 2025-07-09

_暑期旅游旺季来临,文旅部提示游客既要“避坑”又要“避险”_暑期旅游旺季来临,文旅部提示游客既要“避坑”又要“避险”

7月9日,文旅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当下旅游市场的情况开展相关工作介绍,并发布了暑期、汛期旅游安全提示。当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民众出游意愿强烈,文旅部制作了《旅游避“坑”指南》和《旅游安全实务手册》,以此来保障游客出游的安心与安全,具体提示从“避坑”和“避险”两个角度出发。

_暑期旅游旺季来临,文旅部提示游客既要“避坑”又要“避险”_暑期旅游旺季来临,文旅部提示游客既要“避坑”又要“避险”

先说“避坑”方面。当下旅游市场中有些不良商家使用各种各样“套路”,文旅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余昌国针对多种常见“套路”作出详尽介绍。其一是虚假宣传。一些商家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平台、自媒体账号等对旅游产品进行夸大其词的描述,诱导游客添加其微信,在正规平台外完成交易,并向私人账户转定金。这些私人收受资金的途径往往没什么保障,游客交付定金就面临着资金被盗取或商家携款跑路的风险。

暑期旅游旺季来临,文旅部提示游客既要“避坑”又要“避险”_暑期旅游旺季来临,文旅部提示游客既要“避坑”又要“避险”_

其二是不具备经营资质。不少人以“旅游搭子”“定制师”“向导”“俱乐部”等名头招揽游客,本身缺乏旅行社所需资质,却开展团队游业务。没资质就没有相应保障,旅游过程中如果出现旅客权益被侵害,往往难以找到负责的人。

暑期旅游旺季来临,文旅部提示游客既要“避坑”又要“避险”_暑期旅游旺季来临,文旅部提示游客既要“避坑”又要“避险”_

其三是不规范签订合同。在不与游客签订书面旅游合同,或者所签合同对住宿、交通、餐饮等重要环节描述不明确的情况下,商家非常便当擅自变更旅行行程、增加购物环节;这些不正规操作进一步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_暑期旅游旺季来临,文旅部提示游客既要“避坑”又要“避险”_暑期旅游旺季来临,文旅部提示游客既要“避坑”又要“避险”

还有些商家使用低价招揽游客,他们经常借“政府补贴”“尾单甩卖”这类名头,长期背离价值规律,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组织旅行团,然后在旅途当中连哄带骗让游客持续消费;他们这是以“糖衣炮弹”打开消费者的防线,进而谋取高额利润。

_暑期旅游旺季来临,文旅部提示游客既要“避坑”又要“避险”_暑期旅游旺季来临,文旅部提示游客既要“避坑”又要“避险”

再者就是存在非法金融活动风险,这是以免费或低价旅游作为诱饵,吸引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群体购买保险、理财产品或进行充值投资,且承诺高额回报,而实际上却是资金风险暗藏其中。另外部分旅游活动还会出现诱导游客冲动消费的情况,商家借着信息差为游客推荐价格虚高的“套票”“通票”,一方面为购物店引流,另一方面促使游客违背个人需求冲动消费。

暑期旅游旺季来临,文旅部提示游客既要“避坑”又要“避险”__暑期旅游旺季来临,文旅部提示游客既要“避坑”又要“避险”

再谈谈“避险”方面。文旅部是希望借《旅游安全实务手册》助力游客提高对常见安全风险的认识,使得大家在遭遇各种突发事件的时候从容应对。如提到自然灾害应对方面,针对汛期实际,对洪水、泥石流等灾害的特点、防御方法和应急手段做了专门梳理;在事故灾害应对方面,针对暑期客流大等特征,整合道路交通事故、水运事故及拥挤踩踏等常见事故的防范与应对方法。对于特殊旅游项目,考虑业态发展实际,对山地旅游、涉水旅游等项目安全防护进行梳理;就社会安全事件应对来讲,则总结了社会治安事件自救技能以提升游客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这些信息,大家就可以更好的保障自己在旅游中的安全。 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你在旅游中遇到过哪种让你觉得“坑”的事?

Copyright◎2010 2022 sxhc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韩城市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 5218708韩城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308567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ICP备案/许可证号: 湘ICP备2024067688号-8 |陕公安网备61058102000107 省网络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029- 63907152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