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法工作看似平凡,实则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群众的切身利益。自2021年5月担任政法委员起,吴昊就秉持着“‘小基层’守护‘大平安’”的坚定信念,扎根南陉乡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政法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那时,南陉乡某村的矛盾纠纷影响了50余户村民正常用水和生产生活。吴昊深知基层防线重要性,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成效唯一标准,运用“俯下身子、挽起袖子、迈开步子”工作方法和“流动调解”模式。他将调解现场搬到群众家中和田间地头,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最终让群众从骂声变为笑声,实现矛盾纠纷化解,达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
还有一次,一位村民因申请救助不顺利,网上持续反映问题。吴昊第一时间上门走访,耐心倾听诉求,关心村民身体生活状况。接着,他迅速行动,与卫健、民政等部门反复沟通协调20余次,还陪同村民去北京药厂沟通费用问题。经过不懈努力,村民救助问题圆满高效解决,他用行动兜住基本民生底线、织牢基层平安防线,赢得群众感动和信任。
吴昊敏锐认识到乡镇智慧平安建设对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性,决定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线上他搜集“雪亮工程”、智慧网格平台、12345热线、阳光信访等的数据,践行“网上枫桥”“行业枫桥”经验,深度整合分析群众诉求、治安动态、民生难题;线下他用脚步丈量着南陉乡土地,坚持“流动调解”,从矛盾现场到各家各户,从田间地头到职能部门。
“群众的急难愁盼,必须办快办实办好”,吴昊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在基层政法工作中,他不会因问题琐碎而不耐烦,对申请救助事件高度重视反复协调,调解矛盾时不嫌麻烦深入每家,建设智慧平安频繁沟通搜集数据。他深知这关系群众切实利益与社会和谐。基层工作量大、难度高、压力重,调解纠纷牵扯方方面面、申请救助需跨部门沟通、智慧平安需整合资源。但他从未退缩,努力付出,通过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保障群众权益,增进社会和谐。
多年来,吴昊初心如磐,深耕基层各事务。无论是纠纷频发解决现场,还是网格数据信息台前,每一处都有他的身影,他用汗水滋润每一丝基层平安的土壤,用行动为大众展示基层工作人员对事业的忠诚,这样付出和担当激励着每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炽热之心。你们身边有这样尽心尽责的基层工作人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