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8日最新消息指出,当下正值2025年高校毕业季,档案转递成了众多高校毕业生需要重视的大事。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直接关联着毕业生求职就业、考公考编以及办理落户等关键人生事项。
这里有必要给大家解释一下档案的两类内容。在校期间学生们拥有的“学生档案”,主要包含个人学籍材料、党团材料等,这是后续成为人事档案的基础内容。而人事档案更为重要,它可是参加机关公务员考录、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办理政审考察以及核定社保待遇等事项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用人单位进行人事管理的必要载体,它就像毕业生人生重要时刻的一份记录册。
关于档案管理的单位,有严格规定。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具有人事档案管理权限的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可负责管理单位干部人事档案。在北京市,主要的档案管理服务机构有市、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也就是通常说的公服机构,还有经授权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毕业生在转递档案的时候一定得仔细甄别清楚。
那毕业生们该怎么转递档案?其实这和他们的就业去向紧密相关。第一种情况是毕业生到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这个时候档案就得转至就业单位进行管理。如果是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灵活就业或者自主创业,就有两个选择,既可以将档案转至单位委托存档的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保管,也可以转至户籍地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在北京市也就是公服机构办理个人存档。而对于离校还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把档案转至户籍地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保管,在北京同样是公服机构。
具体操作流程是:高校毕业生根据就业去向,要先向用人单位或户籍地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了解核实档案接收单位的名称、档案寄送地址和联系人等信息,紧接着准确登记毕业去向。之后学校会根据登记信息填写《高等学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单》,并按规定通过邮政特快专递等渠道为毕业生寄送档案。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档案转递绝对严禁个人自带、保管本人或他人人事档案。
在北京的高校毕业生还享有办理存档手续的便利,线上线下都能办理。档案寄送至北京市、区公服机构后,毕业生会收到短信或电话提示办理存档事宜,也能自行查询档案寄递状态。若选择线上办理,需本人上传有效身份证件、填写存档人员登记表,若是单位委托存档还需上传单位介绍信,经公服机构工作人员审核后就能办理存档手续。线下办理的话,则先与档案所在区公服机构电话联系,按照对方指导携带相关材料去办理。而且在北京市、区公服机构委托存放人事档案的毕业生,还可通过登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等三种渠道实现“网上办”“掌上办”。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清楚毕业生档案转递的全过程?如果你也正好是位毕业生或者有其他相关疑惑的话,欢迎在评论区谈谈你的想法,同时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