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记者杨隆曼主动请缨回到老家榕江进行采访报道,记录下了家乡洪灾中的诸多感人场景。
杨隆曼家所在的榕江遭遇了严重洪水侵袭。电话里妈妈焦急的声音传来,“榕江发洪水,大水快进到家里了”,网络上各种关于洪灾的消息铺天盖地,亲友群里大家也互报平安,交流各街道水淹情况。杨隆曼从新闻画面看到自家水已没过一楼,虽在休假,她却无法对家乡灾情坐视不管。她开始通过媒体群关注进展、搜罗素材、剪辑视频,向外传递现场情况。
26 日,洪水渐退,妈妈要回榕江老家查看房屋,杨隆曼担心家人和家乡情况彻夜难眠。她没来得及回家,与妈妈互道平安后就投身采访工作。由于城中多条道路被淹,她和同事田娟在距老城近 4 公里处下车,徒步前往。途中有车主得知她们要去“村超”球场拍摄,主动提出送她们到目的地。
杨家湾的灾情十分严重,那里被都柳江环绕,比杨隆曼家所在之处更让人揪心。杨隆曼在忠诚镇采访时,妈妈再次来电说“大水又来了”。新闻视频中,全城响起防空警报,救援人员正挨家挨户撤离群众。半小时后得知妈妈安全抵达安置点,她悬着的心才暂时放下,继续投入忙碌的采访。
当晚洪水退去,杨隆曼和同事在榕江消防大队结束采访后驱车返回老城。暴雨后的县城格外安静,路上满是厚厚的淤泥,灯光零星。武警官兵结束救援任务返回时,榕江百姓夹道欢送,展现出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那两天,杨隆曼他们还采访了很多坚守岗位、参与救援和灾后清淤的人。一直坚守在“村超”现场负责清淤的工作人员唐龙,面对被洪水淹没的球场几度哽咽。许多乡亲主动铲淤泥、运垃圾,他们质朴地表示只是在守护家乡,让记者去采访外部来支援的人。年近八旬的滕树芳奶奶心疼抢险救援的年轻人,称他们跟自己孙子一般大,却冒着生命危险救人。忠诚镇书记杨胜涛提起榕江团结一心的场景落泪,但要求不播出他落泪的画面,在危难面前他选择坚强,要带领乡亲们战胜困难。榕江电力工人司顺召没说自己和同事的辛苦,却感谢各地驰援的电力工人和其他行业的人。还有抢险救灾的消防员、捐谷子的村民大伯、送西瓜的四川大哥……
在这次洪灾中,大家切实看到严重受灾的伤痕,但同时更看到了风雨同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贵州力量和中国力量。
请问有没有让您特别感动的场景?若您有所感触,不妨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