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于7月7日发文报道了黑龙江省在“小暑首日”的一系列气象情况及其避暑游的状况。“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此句点明了7月7日小暑节气的到来,这也昭示着盛夏正式启幕。虽然小暑时天气渐渐变得炎热,但距离一年中最热的“大暑”,尚有一段时日。
在“小暑首日”的这一天,黑龙江省内不同地区呈现出较大的温差变化。像鸡西、牡丹江这些地方,最高气温竟达到了33℃;然而大兴安岭的最低气温则低至7℃,如此大的温差也预示着黑龙江正逐渐进入避暑游的高峰时段。关于此次“小暑首日”黑龙江的天气情况,还有更细致的预报。这一预报涵盖的时间段是从2025年7月7日8时至8日8时。
从天气状况来看,这一天大兴安岭北部、齐齐哈尔南部以多云天气为主,而省内的其他地区大部分是晴有时多云。再看白天的最高气温,地域之间也有明显的梯度变化。大兴安岭北部为21℃至23℃,大兴安岭南部、黑河、伊春北部、齐齐哈尔北部、绥化北部、鹤岗等地处于25℃至27℃这个区间,鸡西与牡丹江南部温度相对更高,为31℃至33℃,其他地区普遍在28℃至30℃。
夜晚的最低气温也是各有不同,整体上要明显低于白天气温。大兴安岭7℃至9℃,维持着相对比较低的温度状态;黑河、伊春、鹤岗、佳木斯、七台河、牡丹江夜间的最低气温在14℃至16℃,而省内其他地区夜间气温会较高一些,为18℃至20℃。
伴随小暑节气的到来,黑龙江的天气正式迈向盛夏模式,气温呈逐渐上升的走势。在此种炎热天气下,防暑降温变得极为必要。从预防中暑角度来说,人们应在中午阳光最强烈的时段减少户外活动,因为这个时候太阳辐射强、气温高,人体容易因为散热困难而中暑。
在日常降温手段的使用方面,空调和风扇确实能让人获得凉爽的体感,但使用方法要得当。长时间对着空调或者风扇直吹很容易引发感冒等疾病,所以尽量保持合理的使用方式和适宜距离,适度降温解暑。
除了物理降温方式外,饮食调理也至关重要。多摄入像绿豆汤、黄瓜、西瓜这类清淡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消暑作用,帮助人体补充水分和营养。除此之外,出行安全问题在特殊天气下要加倍注意。当遇到雷雨大风天气时,树下和广告牌下都是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比如树木可能被大风刮倒、广告牌也随时有坠落的风险,一定要避开这些地方。要是赶上强降水时段,道路上容易出现积水,如果驾驶车辆就要十分谨慎,尽量避开那些积水深的路段,以此来确保交通安全。
总体而言,小暑到来后的黑龙江地区,人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做好应对炎热天气的准备,保障自身的生活安全与健康,同时充分体验这盛夏时节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