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成效显著提升民众就医体验,中新网银川7月4日有消息传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透露,这次改革自启动实施两年以来颇见成效。这一改革给广大宁夏职工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与便利,堪称是当地医疗保障领域的一件大事。
截至2025年6月,这次改革已产生非常不错的效果。从整体数据看,普通门诊统筹累计惠及就诊达2473.65万人次,医保基金支出有16.45亿元之多。在门诊慢特病保障方面,保障病种也有所改变,从之前的30种成功扩充到如今的42种,涉及受益人员达426.95万人次,医保基金累计支付门诊慢特病费用10.55亿元。
此次改革有其独特的“双轨并行”方式。一方面是“大共济”,对基金结构进行优化调整,这样一来门诊报销比例明显提高。目前在职职工于不同等级医院的门诊报销比例并不相同,在三甲、三乙、二级和一级医院,分别能达到60%、65%、70%和75%,若是退休人员这一比例更高,能达到65%至80%。另一方面是“小共济”,打破长期以来个人账户难以互通的限制。依靠“我的宁夏”APP等网络途径,家庭当中任意成员都可在一定条件下共用账户资金,截至目前已经实现家庭共济使用192.63万人次,涉及共济资金超2.08亿元,这极大方便人民群众的就医购药,尤其是对资金不宽裕的家庭而言,能有效缓解他们的治病缺钱压力。
除上面所说之外,改革之后职工医保的很多待遇标准相比以往有了提高。门诊报销年度的封顶线明显提升,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封顶线分别提高到4000元和4500元。而且受益于病种扩容政策,更多患慢特病人员能得到医保的财务支持,减轻了因医疗费产生的经济负担。
这些效果让一位亲身经历的银川市退休教师李秀梅感受很深,她透露现在去门诊看病差不多能报销七成左右费用,看病不再像以前那样花钱愁人,生活压力能小一些。
对于改革举措,宁夏医疗保障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解释。明确这次改革坚持不在费用缴纳方面增加群众负担的前提之下,靠一系列创新机制,对现有医保资源优化组合升级,这样既扩大了医保政策覆盖和保障范围,同时在待遇结构方面进行更合理科学的设计和分配,使得医保政策体系更加符合参保群众在看病和买药等多方面的需求。
未来宁夏还会继续改良现有医保体系。无论是在细化方面修订医保条款来确保惠及更多有困难的看病群体,还是在医保业务服务方面,设法进一步优化日常办事流程,宁夏都希望依靠不断改革释放出更多利益,让每位参加医保的普通百姓都可以享受到更完善、更公正的医疗保险政策实惠,推动本地医疗保障事业朝高质量化台阶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