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农村牧区发展进程中,宏盘乡和土贵乌拉镇正以独特实践诠释着“精气神”,实现从“小康乡”到“文明镇”的华丽转变。这两地不仅走出了产业兴旺的“致富路”,还搭建起乡风文明的“暖心桥”,让文明实践深深扎根于乡村生活。
在产业发展上,宏盘乡成果显著。连片薯田和恒温保鲜库等产业项目在乡内广泛兴起,这里的农产品还通过有机认证,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曾经“土里刨食”的村民如今踏上“产业分红”的富裕之路,产业项目成为大家奔向小康的有力支撑。而土贵乌拉镇则主打环境优化来促进乡村振兴。过去背街小巷里的垃圾点被改造成了生机盎然的绿化带,许多老旧房屋也换上崭新容颜。“路平了、灯亮了”的良好环境,不仅让居民生活更舒心,还吸引了周边商户入驻,为小镇发展带来新活力。
在推进农村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创建方面,宏盘乡大力弘扬乡贤文化。乡贤馆收集、整理了近 200 位各行各业乡贤才俊的故事,并编成 9 个篇章进行展示。讲解员用乡音讲述乡贤事迹,为本土文明实践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持。同时,当地每年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用身边榜样推动乡村移风易俗。而且在图书室里还会用方言开展政策宣讲,年均开展学习 40 余场,覆盖超过 5000 人次。
土贵乌拉镇在丰富文化生活上也不遗余力。当地 18 个村(社区)都拥有业余文化队,他们编排小品、相声等多样节目,把文明出行、尊老爱幼等道理融入其中。这些文化队走街串巷做科普表演,让文明理念自然而然地深入人心。例如,红卫社区艺术队经常排练节目,让文明通过文艺形式传进村民心里。
在志愿服务与文明推广上,宏盘乡每年各行政村的志愿服务队都会开展约 50 余场活动,涵盖环境整治、扶贫帮困、助老助残等多个方面。志愿服务已成宏盘乡“家常便饭”,村民主动参与其中。土贵乌拉镇探索出“文明存折”积分制激励村民参与文明建设。纳令沟村村民参加志愿活动、打扫卫生等都能攒积分,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这种方式改变了村民心态,让“要我文明”变成“我要文明”,村庄环境也随之变得更加整洁。
土贵乌拉镇镇长赵大鹏表示计划在未来进一步挖掘乡贤故事、开展文化活动,以持续推动乡村文明进步。相信在这样的坚持与努力下,宏盘乡与土贵乌拉镇将让文明之花常绽不败,不断书写新时代农村牧区的美好篇章。不知道大家对他们这种文明实践模式如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