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闵行警方在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指导下,捣毁一个利用网络直播玉石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涉案资金高达 150 余万元,引发广泛关注,让人们再次聚焦网络珠宝诈骗这一严重社会问题。
2024 年 10 月,市民任先生因玉石鉴定需求,在网上添加了微信名为“小乔”的顾问。对方自称服务于中缅边境原石加工公司,推荐前往其网络直播间。在直播间,主播将供应商标价 50 万元的原石“砍”至 10 万元,还开展“猜数竞拍”选取购买者。
另外,主播还介绍公司经营“加工代售业务”,即在直播间购得的原石加工后再销售能让利润翻倍。几天后另一直播中,该原石加工的手镯、挂件等成品被固定买家“徐老板”高价收购。任先生在观看多场直播后,认为这是“100%盈利”生意,便参与竞拍。
短短一个多月,任先生拍下 10 块原石,投入约 15 万元,扣除费用“盈利”约 4 万元。后来,固定买家“徐老板”消失,无人收购其翡翠成品。面对质问,公司主管称原石是“从境外偷来”,主播被“境外执法人员”逮捕,只能寄“加工后”成品。任先生察觉异样,马上报警。
由于直播间未开播,侦查员对直播账号与资金流向分析研判。4 月下旬,直播间“重出江湖”,还出现“境外执法人员”上门“抓人”画面。5 月 22 日,闵行警方在云南瑞丽、昆明、江西南昌等地抓涉案 16 人,扣押手机 29 部、账目 12 本、原石 75 块。
经审讯,该团伙在当地玉石市场租原石当道具,成员扮供货方与主播砍价引关注。被害人买原石后,团伙成员扮固定买家高价“回收”成品,制造盈利假象,几轮返利获信任后,诱导买高金额原石。同时以加工成品能赚更多及假加工视频蒙骗被害人。被害人投入大额资金后,直播间就上演“主播被抓”切断回购渠道,“售后人员”寄低价值成品搪塞,掩盖诈骗真相。自 2024 年 10 月,嫌疑人徐某、付某、方某等通过网络投广告吸引被害人进直播间诈骗,3 名被害人被骗 150 余万元。这些令人胆寒的诈骗手段,究竟还有多少隐藏在暗处?朋友们多多点赞分享,一起警惕玉石网络直播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