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拟新增 17 个新职业,其中家政服务经理人备受关注。这个职业是在家政服务相关组织机构中,从事家政业务管理和企业组织运营等工作的人员。随着行业的发展,家政服务经理人开始走入大众视野。
在实践当中,家政服务经理人工作内容多样。例如天鹅到家北京门店的家政服务经理人小张,主要负责运营管理工作。不过以往并没有“家政服务经理人”概念,是行业精细化发展的需求促使类似岗位的增设。事实上,该岗位承载着许多职责需求。
从行业趋势看,这新职业的拟设立,反映了当下多重背景下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三孩”政策的推行,家庭对于高品质、专业化的家政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家政服务行业也正面临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时期。尽管人社部对家政服务经理人有明确的职责描述,但在实际工作中,该职业的工作内容往往因个人能力和所在平台不同而不单一。像某受访家政平台,由片区经理制定经营目标、品牌宣传策略等方案,家政员组长负责家政员内部管理与情绪疏导,且组长时而还会去做家政员常规工作。小张所在公司则把职能拆分,客户经纪人负责匹配劳动者、需求挖掘及客户回访等,家政运营人员承担劳动者招募、心理疏导及答疑等,两者都会根据经营数据定期调整策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系副主任徐凤辉表示,传统家政行业正从劳动密集型迈向知识密集型,走向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人社部所定义的综合性职能,如数据分析、战略制定等,需建立在企业规模化、连锁化、所有权与管理权分明的基础上。然而,现阶段部分家政机构存在规模不足的问题。由于企业规模上不去,在经营压力下过于关注短期利润,尚未形成完善的层级管理体系,甚至把“经理人”只当成“高级中介”。有受访的家政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部分中小商家对家政服务经理人的概念还不清晰,很多还用“店长”“运营”“操盘手”等称谓,并且职能界定和服务内容存在差异,需要在实践里逐渐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针对于此,徐凤辉建议企业所有者要信任家政服务经理人,可通过分级授权、数据开放、股权激励等建立信任机制。经理人也要意识到管理要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企业所有者负责。另外,有专家倡导强化人才培养,促进产教融合,赋予技术支持,让从业者提升数据分析、市场分析等多方面的技能,以便更好应对市场变化与行业升级。大家认为目前家政行业要实现家政服务经理人职位的规范化最难的是哪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