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收成镇天成村的早熟蜜瓜产业园里,众多来自大漠的蜜瓜有了特殊变化——每一颗蜜瓜都拥有了自己的“数字身份证”。这一新鲜事背后,实则是民勤县推动蜜瓜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民勤县是全国有名的沙漠县,身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包围区,不过当地光、热、水、土资源组合优越,这为发展绿色有机农业营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基于此,民勤县将蜜瓜产业视为富民强县的“黄金产业”。近年来,当地紧紧围绕农业发展下功夫,深挖“土”资源,放大“特”优势,提高“产”效益,构建了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而且打造了以收成、西渠等镇为重点的蜜瓜产业带,全县种植规模稳定在 16 万亩左右,年产量超 50 万吨。
如何让资源优势顺利转化为市场优势,更好地把安全、健康的大漠蜜瓜推向消费者?民勤县想到了运用科技手段积极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执行“赋码贴标”溯源工程就是一大关键举措。该工程借助“大数据 + 科技 + 产业”模式,把农业数字化与智能分析技术相融合。具体而言,便是对蜜瓜生产流程全程数字化管理,包括详细记录蜜瓜产地、成长过程等关键信息。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一扫贴在蜜瓜上的标识,就能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追根溯源,真正建立起产品全生命周期透明可查机制。这样一来,“民勤蜜瓜”的安全健康品牌形象愈加亮眼,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与市场认可度。
除“赋码贴标”之外,民勤县也推广应用了 “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 + 检测 + 追溯” 的智能电子合格证制度。民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段振佼介绍,引入这样先进科学的制度对蜜瓜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县上采用工业管理理念重塑蜜瓜产业,把精细化、标准化、数字化的思维、技术和管理要求运用到蜜瓜生产全流程。工厂化育苗更规范、智能灌溉更节约、精准施肥有效提升土壤肥力。这些先进技术保证了蜜瓜生产效能与品质可控性,达成优质优价目标。
目前,民勤县已构建起完备的监管追溯体系,建有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 1 个、镇级追溯平台 17 个,覆盖全县主要农产品生产区。瓜农王红兵卖完早茬金红宝蜜瓜就感到特别开心,他表示贴上“数字身份证”后,早茬大田露地蜜瓜预计每亩收益能翻番,种瓜种出了科技感。
大家认为民勤县这种推动蜜瓜产业发展的模式,能在其他农产品产业推广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并多多点赞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