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3日三门峡消息,7月3日11时,河南三门峡水利枢纽的泄流孔洞开启,以15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加入黄河2025年调水调沙的行动中。此次接力对于黄河治理具有多重意义,影响深远。
三门峡水利枢纽处黄河中游下段,其地位独一无二。它兴建于1957年,直至1960年9月才正式下闸蓄水。作为新中国在黄河干流开工建设的首座大型水利枢纽,它被尊称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在黄河中下游防洪及水沙调控的体系内,这个枢纽意义重大,它和万家寨、小浪底等水库联合调水调沙时能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功能。
2025 年黄河调水调沙6 月23日就拉开了序幕。此次三门峡水利枢纽接力调水调沙,目的综合且多样。一方面,在汛前降低水库水位,像腾出库容在暴雨多发期应对洪水威胁;另一方面保证下游农田能引到足够的水以应对可能的旱灾。持续维持下游河道能正常行洪、排沙的过流能力也很重要,河道通顺畅流能减少淤积。这个过程里还包含水库排沙,可以减缓水库被泥沙堆积填淤、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一定水量注入生态系统可以滋润生态环境;分析泥沙如何顺着水流迁徙,为后续治水提供决策参考模型。
相关负责人表明过程管控不能松懈。调水调沙时段期间,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会实时盯紧天气跟洪水演进状况。值班岗位要时刻紧盯,一旦发现异常突发状况能马上响应,专业人员会随时聚在一起探讨下雨水量、来水动态进而作出研判及时更新水情报告内容。严格执行水量调度的命令,泄水之前对外发布通知,保证风险预警到沿岸相关单位和居民。为达成良好的运行管理效果,管理局强化水库运行管理平台使用,可以集中、实时监测枢纽各项数据状况保证能持续高效利用,多批次安排人员对整个枢纽工程“体检”,发现隐患马上排除掉。对于枢纽周边水域生产跟休闲观光等活动也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监管。
黄河这条孕育了中华灿烂文明的母亲河,水患水旱和泥沙等问题始终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三门峡水利枢纽在黄河治理当中承载了几十年历史变迁见证治黄理念实践进化的全过程。它的调水调沙工作顺利推进不但保护了沿岸百姓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同时为促进流域生态平衡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大力量。每一次调水调沙行动不只是水利治理的专业操作还是关系山河安澜和万家灯火的民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