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一些看似便捷的金融服务背后实则隐藏着陷阱,租机贷便是其中之一,它披着科技的外衣,行高利贷之实。2024年1月,市民姜女士就陷入了这样的困境。当时她急需用钱,在贷款中介的忽悠下,前往非法租机App进行套现。她依照中介所教,先后从十余个类似平台租了十余台新手机,对方垫付了首期租金,随后还以较低价格回收了手机,姜女士借此套现14余万元,还以为占了便宜。
租机贷表面是所谓的“科技租赁”,实则为高利贷骗局。在合同方面存在着诸多猫腻。诈骗分子假借租机名义,利用复杂的租赁协议掩盖真实借贷关系。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巧妙地规避了36%的年利率法定红线。如同姜女士租借1万元的手机,本就相当于变相贷款了1万元,可砍去各种手续费、中介费和折旧费后,到手实际仅有5900元。而且在平台的要求下,需在3个月内付清12期,而租金和利息共计达到2万元,其年利率甚至超过了500%。
合同里暗藏的“服务费”“违约金”等条款,实际上就是变相的利息,这使得实际利率远远超过了法定上限。还有一些诈骗中介制作虚假租机平台App,采用“套现 - 转卖”的模式盘剥用户资金。用户在被诱导租借手机后,并不需要收货,而是直接通过手机商户以低价回收,最终所得现金远远比不上手机的实际价值,但用户却要背负高额的租金和“手续费”。
对于消费者来说,租机贷意味着多重威胁。这种贷款利息年利率高达400%甚至更高,远超合法利率标准。在短时间内,用户就会背负巨额的债务,进而陷入经济困境,难以脱身。部分租机平台会非法采集用户通讯录,一旦用户逾期,就会遭遇电话轰炸等催收手段。这不仅让个人隐私暴露在不法分子手中,用户随时面临骚扰与诈骗风险,而且租机贷引发的暴力催收问题也愈发严重。
为了保护自身权益,消费者必须提高警惕,掌握相关的防骗技巧。在进行租机的时候,要优先选择官方小程序的租机服务,对于扫码下载的“李鬼”App要保持警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此外,在签订任何合同之前,都要仔细审查每项条款,尤其是要留意“服务费”“违约金”等变相利息的内容。当遭遇非法骚扰的时候,一定要立即录音取证,并拨打“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举报投诉热线。
租机贷其实是“套路贷”的数字化变种,消费者需要格外小心。看完这篇文章,大家是否了解这些防骗技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