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的“数聚北疆 文脉永昌”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字文化产业科技成果专题发布会上,全球首个以古代数学经典《九章算术》为蓝本构建的智能对话系统——“大哉言数·九章智能体”正式发布。这一系统将成为全球学者与求知者进行古代数学学习和研究的智能化平台,十分引人关注。
当天的发布会可谓成果丰硕,共发布了6项数字文化产业科技成果。除了“大哉言数·九章智能体”(以下简称“九章智能体”)首次上线外,还包含“数学智能数字图书馆系统” “一种古籍数学符号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数学古籍文化数字化展示平台” “传统工艺数字化平台建设系统”以及“文物数字化讲民族三交数字展示系统”等。这些成果涉及到数学、传统工艺和文物数字化等多个领域,代表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数字文化产业方面的科研实力。
九章智能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构建了领域知识库与领域知识图谱的协同增强机制。通俗地说,就是它能够精准理解和处理古代数学文献中的复杂概念和算法,比如像《九章算术》里各种精妙的方程式和解题方法,它都能深入解读。这样一来,就能为现代的用户提供很好的专业支持,无论是学习古代数学知识,还是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都能从中获得有效的引导。
用户与九章智能体的交互也非常便捷。只需要用语音唤醒,或者通过在界面上进行文字输入,就能轻松开启与九章智能体的对话之旅。它有个很神奇的功能,如果从数学角度看,对于某些现代数学问题它可以用古代的算法进行解析。同时,它使用经典的数学术语来引导使用者的创新思维。感觉就好像带着使用者穿越回古代,能和古代那些伟大的数学家围坐在一起探讨数学问题。
国际数学史领域知名学者道本周对九章智能体的评价很高,认为它将东方数学范式和现代AI技术融合的路径,为全球数学典籍数字化打造了极具参考价值的“中国方案”。这个系统不仅对于学习、研究古代数学具有重大意义,还为其他传统文化利用现代科技复兴贡献了成功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布成果中的“一种古籍数学符号的识别方法和装置”是由内蒙古师范大学自主研发的。它填补了中国在古籍科技符号数字化处理方面的技术空白,为传统数学典籍向现代转化提供了崭新的技术路径。以古代《九章算术》为例,有了这项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研究它,减少学者们在解读古籍数学符号方面遇到的障碍。它就像一种助力,让中国古代辉煌的数学知识更顺畅地走进现代人们的生活和研究中。 问题来了,你觉得这种以古代经典为蓝本构建的智能体,还能应用在哪些传统文化研究领域?欢迎评论留言、点赞并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