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四代住宅”这一新型住宅形式迅速吸引了公众的目光,并在房地产市场占据了显著地位,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住宅与传统住宅在本质上存在哪些差异?在遵循“好房子”的新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住宅建设领域又涌现出了哪些新的发展动向?
2025年5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名为“好房子”的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该规范明确指出,新建住宅的层高必须达到3米以上,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并至少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该标准相较于以往提升了20厘米,显著提升了居住体验;以石家庄某小区为例,其交付住宅的层高为3米,业主赵政在装修完成后,室内净层高可达2.78米;另外,国标对住宅的隔音和噪音控制要求也更为严格。
新国标在明确规定了层高和噪声标准的基础上,对空间布局、通风照明、适老化设施以及安全防护等多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范。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标准。无论是商品住宅、回迁住宅还是保障性住房,其建设目标均以打造“优质住宅”为核心,致力于提升居民的居住感受、安全与健康水平,从而推动住房品质实现新的提升。
四川和重庆等地区推出了称作“第四代住宅”的新型居住形态,这一模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此类住宅往往融合了“空中园林”和“垂直绿化”等独特设计,也被称作城市森林花园住宅或立体花园住宅。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空间技术的创新,实现居住功能的综合化。以重庆某近期新开发的小区为例,也推出了这种类型的住宅。
记者实地考察了位于山城的“第四代住宅”小区,发现其顶部结构采用钢管桁架式,这种架构通常应用于跨度较大的公共建筑。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该设计更显轻盈且稳固,同时显著增强了室内空间的使用感受。这一创新的设计理念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阳台的改造成为了一个显著特色,其用途已不再局限于晾晒衣物,而是转变为融合景观、生态、社交与休闲的“空中花园”。尽管该住宅项目的售价略高于周边同类住宅,然而其功能的增强与舒适度的提升,与传统住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居住生活的渴望。
重庆市发布的《中心城区立体绿化住宅试点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对容积率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拓展,明确指出符合标准的家庭空中花园面积将不被计入容积率。此举不仅减轻了开发商在空间规划上的压力,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宽敞的居住环境。尽管有人持有不同看法,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占世林指出,空中庭院仅仅是“优质住宅”的一个显著特点,而对于“优质住宅”未来的发展方向,仍有许多未知的可能性。亲爱的读者们,关于“第四代住宅”,你们是否愿意为它付出更高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