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和东莞对大量非法捕鱼船只进行了销毁处理,海洋执法部门加强了监管力度,这一举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25年6月27日,广州举办了一场联合销毁活动,专门针对非法的“三无”渔船。与此同时,一场渔业船舶的消防救生应急演练也同步进行。在此次活动中,共计销毁了227艘非法渔船,19台非法改装的发动机,16套电鱼设备,以及超过1700件违规渔网。在拆解作业的现场,工作人员使用锤子对非法改装的发动机和电鱼设备进行了彻底的破坏,并且,在挖掘机巨大的轰鸣声中,一艘艘船舶正依次接受拆解作业。
6月26日,东莞市举办了2025年度的公开销毁涉渔“三无”船舶活动。在该活动中,东莞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公布了本年度针对涉渔“三无”船舶等违规行为的专项执法成果。紧接着,工作人员动用大型挖掘机,对总共44艘涉渔“三无”船舶及其违规捕捞设备进行了拆解和销毁处理。在整个拆解作业过程中,执法人员一直对现场进行监督;与此同时,他们对拆解所得进行了详尽的清点和严谨的核对;这一举措旨在保证拆解作业按照既定标准进行。
自今年起,广东省海洋综合执法部门按照全省统一安排,致力于整治无证、无牌、无国籍渔船问题,与众多部门进行了紧密合作。至今,已成功查处2031艘涉嫌违法作业的渔船,其中792艘已被销毁或拆解,有力地遏制了违法行为,为维护广东省社会治安稳定作出了显著贡献。
在本次整治行动中,广东省海洋综合执法机构联合公安、工信等众多部门,达成了紧密的协作关系。这些部门各自发挥职能优势,合力构建了强大的整治阵容。他们详尽深入地调查了涉及渔业的“三无”船只问题,并致力于提升执法工作的效率和精确性。
“无证、无牌、无标识”的渔船存在众多潜在的安全隐患,这些风险因素对海洋生态环境及渔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此次进行的集中销毁行动,不仅对维护海洋渔业的正常运营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为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为构建一个优良的渔业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广东省海洋综合执法队伍计划在未来持续增强执法强度,以稳固既有的整治成效。在此过程中,他们将对那些未取得许可证、未挂牌照、未登记国籍的渔船实施严厉打击。同时,他们还将强化日常的监管与巡查工作。这些举措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海洋渔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并建立起一道稳固的防御线。
您认为在此次针对未挂牌、未领证、未标示的渔船进行集中报废的过程中,有哪些环节有望提高工作效率?期待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