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龙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个跟全区学校和幼儿园食堂有关的特别重要的告诫书,关键就是讲做饭做菜的时候,那些食品添加剂要严格控制,不是非用不可的情况就坚决不能放,这可关系到好多娃娃们的吃饭安全问题
这个《致全区各学校(幼儿园)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提醒告诫书》是依据《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这些国家定的章法来的,针对的就是各个学校还有幼儿园的食堂,告诉他们往后用食品添加剂得按照新要求来,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文件里把“非必要不添加”当成了首要原则,也就是说加不加添加剂得看做饭的时候是不是真的非用不可,要是手艺上能解决的,或者不用也不影响,那就坚决不能乱用,这个原则得好好记下来!
告诫书里面明确说了有个“红线”谁也不能碰,就是亚硝酸盐,像亚硝酸钠、亚硝酸钾这两种东西,学校食堂绝对不能买,不能放着,更不能往菜里加,这是底线,碰了就要出大问题
除了亚硝酸盐这个必须禁止的,人工合成色素比如让饮料点心变黄发红的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还有专门增加甜味的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这些甜味剂,再有就是能让东西不容易坏的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之类的防腐剂,也尽量不要用,能避免就避免!
那要是有的饭比如做馒头包子之类的面点,手艺上确实需要用到小苏打、泡打粉这些东西的时候该咋办?告诫书说可以用,但必须是国家GB 2760标准里明确允许用在这类食物里的,而且真是非用不可的情况才行
即便允许用了,用量也得特别注意,一定要用最少的量达到效果就行,比如泡打粉稍微放一点点面就能发起来,那就绝对不能多放,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最大用量来,一点儿都不能超,多了吃了对身体不好!
食堂里放添加剂可得有专门的讲究,不能随便乱扔,要有专门的人负责买,专门的柜子锁起来放,柜子上必须清清楚楚标着“食品添加剂”这几个字,跟米面油那些吃的东西还有锅碗瓢盆这些分开摆放,不然混用了可就麻烦
要是添加剂开封了,得倒进别的容器里,那容器上也得写上这东西叫啥名字,啥时候生产的,啥时候过期,原来的包装也得留着,不能丢,这样万一出问题了还能查来源,清楚明了!
用添加剂的时候,不是谁想用就能用,得有指定的人来领,称量的时候也得用专门的器具,不能大概估计着来,多少克就是多少克,得多精确就多精确,不然放多了可就违反规定
而且从买进来开始,一直到谁领了、用在哪个菜里了、用了多少,都得专门记在账本上,一笔一笔写清楚,这就是人家说的“五专”管理,买、存、领、称、记都专人专管,这样才能保证不出岔子。
学校还有幼儿园的负责人可不能把这事当小事,你们是食堂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得经常给做饭的师傅们培训食品安全知识,特别是添加剂咋用、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这些关键门道,都得让大家学得明明白白才行!
只有师傅们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了,才能让娃娃们在学校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爸妈们把孩子送学校才能踏实,这可是关系到下一代健康的大事,马虎不得,必须认真对待和执行
这件事情关系到那么多孩子的饮食安全,您觉得学校食堂为了落实“非必要不添加”这个原则,还能从哪些方面再多做一些改进?来评论区说说您的看法,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别忘了点赞和分享给身边有孩子的朋友一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