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奥特路(漳州)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车间里,机器嗡鸣声不绝于耳,一场围绕新型红光眼镜的研发攻坚战正悄然打响。龙文区蓝田街道助企联络员张伟雄的到来,为这场研发战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伟雄一迈进研发车间,就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精心筛选的文件,里面标注了关键数据和观点,他希望能为企业研发带来帮助。企业研发人员吴晓彤接过文件后,便拉着张伟雄招呼大家到会议室对照重点讨论学习。然而,在研发过程中,企业遇到了难题。由于对国家及地方关于新型医疗器械研发的扶持政策、行业标准等解读不透彻,研发屡屡碰壁。
针对这一情况,助企团队立刻行动起来。一方面,他们协调区科技局、卫健局等相关部门,主动梳理与新功能眼镜研发相关的文献,整理成“定制版”政策大礼包交给企业。另一方面,对申请注册医疗器械的相关政策进行提炼和解读,让企业能更好地理解运用。
新型红光眼镜作为新型医疗器械,获得监管部门的注册至关重要。注册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可企业联系多家机构都未能达成合作意向,导致研发进程“降速”。张伟雄助企团队得知后,迅速多方联系漳州市第三医院、科宏眼科医院、东南眼科医院等专业机构,了解其承接能力和合作意向。近日,张伟雄在导师指导下带着企业资料与相关机构沟通对接,推动临床试验合作。
近阶段,奥特路正编制新产品产业化项目的可研报告。助企团队全程跟进,协助企业收集整理市场数据、技术资料等材料。遇到问题时,他们及时制成清单寻求解决方案。
随着助企服务的深入,奥特路新型红光眼镜研发之路愈发通畅。目前,临床试验意向在有序洽谈,可研报告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产业化指日可待。
龙文区推出的“干部入企”2.0版将助企纾困与干部成长有机结合。助企联络员深入企业一线,化身政策“翻译官”和难题“破解者”,把助企服务延伸到企业发展各环节。这种“服务即培养”的模式,让助企服务不再只是任务分配,而是成为干部成长的“练兵场”和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未来,随着助企服务机制的不断完善,龙文区将持续深化“干部入企”2.0版的实践,引导更多干部在助企一线锻炼成长,帮助更多企业借助优质服务减负担、增动能。你身边有类似这样助企服务带来积极改变的例子吗?不妨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