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国内资讯 >> 文章内容
30年坚守大别山深处造林护林,她的故事有多动人?
来源:韩城新闻网  作者:韩城新闻网   阅读:5 2025-07-15

陈宝珍:让孩子记住大别山深处那片林_陈宝珍:让孩子记住大别山深处那片林_

今天要讲述的,是一位平凡又伟大的女性——陈宝珍,她在大别山深处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不凡人生。

_陈宝珍:让孩子记住大别山深处那片林_陈宝珍:让孩子记住大别山深处那片林

1963 年,陈宝珍与丈夫被分配到霍山县磨子潭镇林业站工作。那时的他们带着满腔热情投身到造林护林的工作中,在大别山深处披星戴月地忙碌着。他们不仅精心呵护着山里的林木,还共同参与了海拔高、条件复杂的胡马公路和磨西公路的设计与修建。这期间的艰苦不言而喻,但他们从未有过怨言,把青春与汗水都奉献给了这片山林。

陈宝珍:让孩子记住大别山深处那片林_陈宝珍:让孩子记住大别山深处那片林_

30 年的时光,陈宝珍对这片山林有着深厚的感情。其实,她曾有多次进城的好机会,比如有一年组织上决定调她到六安市林业公司。可她在基层待习惯了,孩子们也适应了山里的环境,最终还是选择留下。她实在舍不得熟悉的山山水水,舍不得那些自己精心抚育的林木。她的 4 个孩子,名字里都带着“林”字,她希望孩子们记住这片林,成长为有用之“材”。

陈宝珍:让孩子记住大别山深处那片林__陈宝珍:让孩子记住大别山深处那片林

然而,命运在 1974 年给了她沉重一击。丈夫陈存富突然因病去世,那时陈宝珍年仅 34 岁,4 个孩子中最大的 10 岁,最小的还不足 3 岁。家庭的剧变如晴天霹雳,但她没有被打倒。她擦干泪水,坚强地撑起了这个家。小时候,她把鸡蛋卖了买柴刀,带着大儿子上山砍柴,平日里自己种菜、养鸡贴补家用。在孩子们眼中,妈妈热爱生活、坚强乐观,即便吃尽了苦,面对他们时脸上也始终挂着笑容。

陈宝珍:让孩子记住大别山深处那片林_陈宝珍:让孩子记住大别山深处那片林_

“认真学习,自强不息”成了陈家默认的家法家规。曾经和陈宝珍在一个单位共事多年的董大爷回忆说,那时候住在磨子潭林业大院,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她家小饭桌上趴着 4 个认真写作业的孩子,邻居们都说陈家的孩子个个都成器。陈宝珍常对孩子们说:“再苦再累,也要让你们读好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她的教导下,孩子们都很争气。长子考入北京科技大学,次子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三子毕业于原安徽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四子是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硕士。孩子们长大后又把“读好书,做好人”的家训传给了下一代,2019 年她的孙子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林’皆成才”在当地传为佳话。

陈宝珍:让孩子记住大别山深处那片林__陈宝珍:让孩子记住大别山深处那片林

陈宝珍的付出与坚持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她先后获评“安徽好人”“第八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其家庭在 2022 年被评为“安徽省皖美林业家庭”,今年 5 月她还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_陈宝珍:让孩子记住大别山深处那片林_陈宝珍:让孩子记住大别山深处那片林

看完陈宝珍的故事,你是否也被她的坚守与自强所感动?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感受,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

Copyright◎2010 2022 sxhc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韩城市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 5218708韩城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308567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ICP备案/许可证号: 湘ICP备2024067688号-8 |陕公安网备61058102000107 省网络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029- 63907152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