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质量新闻网传来消息,云南省洱源县市场监管局秉持“寓管于服、靠前发力”理念,以精准服务为指引,为推动当地企业高质量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
7月11日,洱源县市场监管局抽调了25名业务骨干,精心组建了三支专项工作组,深入大理某企业。此番行动犹如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织密了一张安全“防护网”,筑牢产业前行的“压舱石”。整个市场监管工作从全流程思维出发,从源头到终端,涵盖梅园到舌尖的各个环节,确保全方面无死角的服务与监督。
首先是食品安全把控从源头做起。在梅果原料供应源头上,食品安全服务小组对供应商资质备案严格核验。供应商提供的所有梅果原料,不仅要具备品质,新鲜度也均需满足要求,为此小组要检查原料的农残等检验报告,落实确保“源头关口”万无一失。在生产环节,则着重对厂房卫生、加工工艺参数、人员操作规范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特别是针对发酵、杀菌这类关键环节进行针对性指导。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关注成品的仓储条件、冷链运输的所有细节,保障梅果产品在全过程中的质量稳定、品质可靠。除了流程把控,工作人员通过案例讲解、法规解读,开展全方面的安全知识普及,让企业员工真正了解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能意识到自身肩负的食品安全责任。
同时,特种设备服务小组针对梅果生产的核心设备进行“体检式”排查。团队严格核对特种设备依据国家标准的各项运行参数和维护档案,并对安全保护装置的效能进行测评,以保证每一个关键环节都达到安全标准。一旦发现特种设备有潜在隐患,工作人员立刻与负责人进行“点对点”沟通,提供从产业特点出发定制的整改方案,并进行跟进与反馈,形成紧密安全防护闭环管理。
洱源县市场监管局提出的政企联动模式积极打造新型政企关系。监管人员上门进行政策解读并与洱宝公司管理团队深度交谈。一方面向管理人员解答最新市场监管动向及法规条例;另一方面倾听企业在新品研发、合规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真实诉求,并及时提出回应与解决方式。这样的直接沟通大大激发了双方的协作性。既让企业能够做到安全生产,也让监管工作更好地为产业升级带来了积极效应。
如今,洱源县市场监管局计划不断调整服务方案,采用更多精准管理方法协助当地梅果产业蓬勃发展。接下来的计划与实践既着重在规范市场秩序上,也考虑释放市场活力,真正为企业带来益处。洱源县通过提供及时和高度定制的政企服务,逐渐构建了安全生产与经济繁荣的双赢局面。对于这种监管局协助特定产业升级的模式你认为如何促进更多政企合作?欢迎读者们留言评论,觉得文章有用的话也请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