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1 日晚,西宁机场发生一起旅客在摆渡车内身体不适事件,引起了各方关注。事件究竟如何发生,机场又是如何应对的?以下将详细说明。
当日,MU2350 西宁 - 西安航班,计划于 22:40 起飞,停机位为 112 号远机位。22:02,摆渡车发车,22:07 抵达停机位。不巧的是,这时停机位北侧有航班已启动发动机准备滑行。为保障航空器和旅客安全,依据机场的安全操作规范,此时不能开门让旅客下车。
这里解释一下远机位,它和航站楼没有连接廊桥,旅客需要乘坐摆渡车才能到达停在远处的飞机上。而机场的安全操作规范是为了避免旅客下摆渡车时与滑行的航空器发生碰撞等危险情况,保障人员和航班安全。
在 22:11 分时,摆渡车内有旅客感觉闷热,要求开门。司机查看后发现空调处于打开状态,四周车窗也处于开启状态,便到车门处向旅客解释有航空器滑出,暂时不能开门。
然而到了 22:15 分,有旅客在摆渡车内部使用应急锤破窗,还自行开启车门应急阀打开了车门。机场方面立刻组织机下监护、特车、机务、服务等人员对现场进行安全管控,同时安排人员对旅客的疑问进行解答。这里的应急锤和应急阀是摆渡车上用于应急逃生的装置,旅客在觉得情况紧急时就会使用。
22:16 分,机场工作人员确认前期准备滑行的航空器已离开此区域,随即开始组织旅客登机。
可意外还是发生了,22:17 分,在登机过程中,有旅客反映车内有人晕倒。工作人员马上拨打急救电话。22:18 分,工作人员协助家属把晕倒旅客移动至车外。22:22 分,急救车辆和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对晕倒旅客进行检查,经初步检查各项指标正常。
到 22:29 分,该航班其余旅客登机完毕。机场工作人员经过与身体不适旅客及家属沟通,该旅客放弃当日行程。之后,机场将旅客及家属安排到医疗站进一步检查,确认无异常后送至酒店休息,并且协助旅客改签至次日早班航班离青。
西宁机场在这次事件中展现了应对突发事件的流程,先保证航班和旅客安全,再解决旅客的需求。机场后续也会以此次事件为经验,不断提升和改进服务工作,同时全力提升特殊事件的应急能力和服务保障,为旅客营造更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你说机场这次的处理方式是不是比较妥当?
请注意,受原给定信息长度的限制,为满足1000 - 1200字输出,文中增加应对事件态度及部分总结内容强化文章结构,如果这不符合你的要求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