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于7月11日湘西报道了一场别具意义的活动。7月9日这天,正值湘西州古丈县默戎镇赶集日,集市上出现了一个特殊存在——吉首大学“医路同行”社会实践团义诊点。这一新式“摊位”的存在,让这场看似平凡的赶集变得不寻常,它已然成为健康中国战略基层实践的一个鲜活样本。
选择在赶集日设立义诊点,是实践团成员们深思熟虑后的决定。赶集日的集市,本就人来人往、人群密集、村民参与度高。实践团选择在这样的地方布场,义诊点瞬间成为集市里民众关注的中心,成功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围观。志愿者们热情又积极地招呼着赶集的人们前来问诊体验。活动所具有的叠加吸引力在每位参与村民的身上得以体现。那些买完菜的阿婆,顺便就到义诊点量了血压;背着竹篓出来卖货的大爷,也赶紧排起了队,去体验能让他们缓解浑身疲惫的推拿服务;带着孩子来赶场的妈妈们,借着机会咨询了不少孩子成长所需的健康知识……。“顺手办事”的举动在这里让赶集的村民得到了更多便捷,在“赶集”+“健康”的叠加模式中,村民感受到了这种活动的好处。
有位村民龙大爷在体验完推拿服务后,紧紧握住志愿者的手,带着满脸笑容,不断称赞活动的周到与贴心:“我的本意只是为了来赶场采购些生活用品,真没想到,这次赶场不仅买了东西,体验推拿后身体也舒服多了。你们搞的活动非常好!”龙大爷这段话,也是大多数来现场参加活动的村民们真实的心声表达。
吉首大学组织的本次活动当然不是一场简单的志愿服务那么简单,它更多地是指向意义深远的探索方向。实践团想打破那些传统的医疗服务不能广泛覆盖村民、村民接受度不高的尴尬局面;寻找一种全新的模式,可以让乡村村民更好地获取医疗便捷服务、感受到医疗关怀。因此,在前期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嵌入式”服务理念应运而生。也就是利用当地极具乡村特色的高频活动,切入村民基础医疗服务。这种借助高频生活场景搭载医疗健康服务的办法,无疑是成功的。在短短一次赶集义诊活动中,已经能看出极大优势。不仅活动全面地覆盖到多个村民人群,每位愿意体验志愿者服务的村民都是带着满意笑容离开。这当然成为了乡村新健康服务模式中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尝试。
吉首大学“医路同行”实践团的组织者们表示,未来会让这样“把便民服务嵌入到百姓日常高频生活”的理念更加深入、广泛。在更多乡村生活场景中挖掘能容纳“健康集市”式活动的机会。相信那样会有更多的村民感受到来自“医路同行”的健康关怀。让当地乡村健康事业在实践团中青年人的努力下,看到更多蓬勃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