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碑林区太乙路街道铁新社区与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传媒与外国语学院暑期实践队携手,精心为辖区儿童打造了一场兼顾科技探索与环保实践的“七彩假期”活动。孩子们不仅在趣味互动中学习到了知识,也为自己的夏日假期增添了充实且有意义的色彩。
社区和实践队最初设想,“七彩假期”能利用实践队的专业优势,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给孩子们带去既有趣又有价值的体验活动。于是计划开展机器人展示互动、垃圾分类科普这些内容,为孩子们打造多元化的学习和探索平台。
7月12日的机器人展示与互动活动十分精彩。实践队成员一早来到社区操场,准备了一系列展示道具和讲解材料。活动以生动演讲开启,解释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基础构造,从齿轮运转到电路连接都耐心说明。为了方便理解,又介绍不同场景下机器人的应用,像在工业生产、医疗救援中的实际案例。理论讲解后,进入实践展示。实践队推出拟人形态的机器人实体。随着“握手”“比心”指令发出,机器人灵活地做出各种动作,操场上的孩子们好奇又兴奋,阵阵惊呼不断。之后实践队组织“指令接力赛”,孩子们分组协作发指令,指挥实体机器人绕过人工设置的障碍,在合作中感受操控机器人的乐趣,同时也激发孩子对科技领域的兴趣。
而在7月11日垃圾分类科普课堂,队员们采用图文、动画多种形式开展。通过PPT讲解垃圾分类“四分法”的理论知识,还结合家庭、社区等场景中的生活实例,进一步阐述垃圾分类实际方法。像在讲解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分类时,引导孩子思考生活中哪些能卖钱变成资源,哪些会危害环境需要特殊处理。之后,设置场景模拟游戏,孩子扮演家庭不同角色,完成家庭一天垃圾分类任务。游戏结束后,又提到臭氧“地球隐形保护伞般作用”,让孩子们意识到过量有害气体排放如何破坏它的正常功能。通过讲解与举例,孩子们了解垃圾分类跟守护自然环境间更重要的联结作用。
此次活动成功将知识学习融入趣味活动中,为孩子们提供了不一样的暑假体验,相信会在孩子成长途中留下深刻印记,培养对科学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热爱与认知。接下来,社区和实践队是否还会继续深化开展此类“七彩”活动,让孩子们在假期有更多丰富收获?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欢迎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