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1日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连接广州塔和琶洲西区的黄埔涌步行桥顺利合龙,标志着这座桥的主体结构施工取得了重大的决定性进展。这座步行桥可不一般,它是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筹的城市品质提升工程项目,预计8月底前就能建成
它作为珠江沿岸品质提升工程的标志性项目,所处位置极佳,西接广州塔,东连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北望珠江新城CBD,南依阅江路生态景观带。当前在江边步行的市民要跨越黄埔涌,体验不大好,得从滨水景观带登上跨涌桥,走在汽车和有轨电车之间的人行道。而这座步行桥东西横跨黄埔涌涌口,能改变这一现状。
这座桥在设计理念上相当新颖,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方案设计、广州市政总院负责施工图设计。它有着“榕生水岸,水鸟天堂”的设计概念,总长约280米,其中最大单跨跨度就达95米。通过把榕树造型与工程结构融合,不仅有独特美学,还成为了城市里好看的艺术作品。而且,它创新性采用大跨度曲梁空间拱形斜拉 - 梁组合体系结构,国内是首次应用,把拱形和斜拉系统结合得很好,拱与支撑杆构成了立体“榕树”结构,让桥梁受力效率提高了,也深度融合了城市景观和桥梁功能。
施工方面那也是困难重重但又成绩突出。它是由广州城投集团旗下广州新中轴建设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钢梁施工划分成17个节段,总用钢量达到3035.9吨。最后合龙段钢梁特别重,有275.3吨,所以施工挑战很大,要面对吊装难度大、对接精度要求高、风险系数高的问题。施工单位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带着建设团队在构件加工环节用了BIM三维建模技术,实现大跨度空间变截面曲梁的数字化预拼装,使节段尺寸与空间曲线吻合精度达到毫米级。在吊装时,为解决难题启用了660吨超大型浮吊,还依据珠江潮汐规律选最佳作业窗口期,这样就规避了吊装变形风险。
等这座桥建好了,意义那可大。它能连接黄埔涌东西两岸,解决交通断点问题,让广州大桥南到猎德大桥南滨水区域通行效率大大提升。这绝对会是广州的又一个文化新地标,对打造“15分钟滨水生活圈”帮助很大,优化慢行系统,让广州朝着打造国际一流滨水活力区又迈进了一大步。你觉得这座桥之后会成为广州热门打卡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