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复排的话剧《物理学家》在北京举行媒体探班活动,该剧将于7月23日至7月27日在国话大剧场进行演出。此次复排是在特定背景下构思的,让其成为了迪伦马特最具现实批判色彩的代表作之一。
时间回溯到2008年,国家话剧院就曾将《物理学家》首次搬上舞台,由王剑男执导,李建义、杜振清、王国强、佘南南等演员出演。时隔多年再次排演,因为有了《比萨斜塔》《一仆二主》《第十二夜》等多部世界经典与喜剧题材的尝试,王剑男笑言这次与其说是“复排”,不如说是“重排”。他提到对这个半个多世纪以前的预言加入了很多全新的解读,会更加大胆地挑战“黑色幽默”,采用悬疑 + 喜剧的方式解码故事,让经典更能扎根当代,挖掘出背后深刻的反战思辨。
在排练片段展示之后,导演王剑男,主演邹易道、李晔、江佳奇、吴俊达、田鸽等全部到场,他们分享了创作故事与排演亮点。该剧的演员团队与导演王剑男合作多年,彼此间配合十分默契。邹易道、李晔、吴俊达不仅演技出色,还“演而优则导”,导演过多部话剧、音乐剧,演员田鸽也担任了剧中的形体设计,所以演员团队被组内戏称为“半个导演组”。
刚刚结束《铁流东进》《四世同堂》两部剧院大戏演出的邹易道,尽管脚部带伤,仍投入到此次排练中。他表示迪伦马特作品的哲学性、思考性和对人性的剖析有独特的解读,王剑男导演对其作品的理解、挖掘、不同的解构和表达值得观众走进剧场,去观看不一样的《物理学家》。他还提到在创作中,有一种“沉浸式快乐”,也希望观众在观剧过程中能有深刻的思考。
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江佳奇,出演过多部话剧及影视剧,像电视剧《虎妈猫爸》、电影《春风沉醉的夜晚》等,此次在《物理学家》中饰演博士小姐。国家话剧院演员吴俊达曾出演、导演过多部话剧、音乐剧,在剧中饰演“牛顿”一角。他提到“牛顿”的舞台形体有自己的节奏和韵律,而音乐剧的表演经历,使“节奏化表演”烙印在他身上。
旋转的叶片装置成为整部戏最有力的视觉注脚,持续向观众释放着关于科学伦理的“辐射”示警。从今年6月以来,国家话剧院先后上演了《铁流东进》《红色的起点》《哥本哈根》,接下来还有即将上演的《物理学家》《三湾,那一夜》《死无葬身之地》《直播开国大典》《抗战中的文艺》等剧目,可以看出国家话剧院的排演计划丰富,为观众带来众多看点,喜欢话剧的朋友们不容错过这次的《物理学家》。你是否会走进剧场观看这部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