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7月12日消息,7月11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在广州主办的2025年“全国低碳日”广东省主场活动上,发布了《关于完善碳减排市场机制助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若干措施》,诸多绿色低碳创新举措齐登场,彰显出广东在绿色转型领域的奋力开拓与积极担当。
今年的活动以“碳路先锋 绿美广东”为主题,且借助打造“零碳全运”的契机,期望动员全社会共同推进绿色转型。从活动内容来看,广东省正在以实际行动描绘一幅宏大的绿色低碳发展蓝图。
在制度层面上,《若干措施》的推出是一项战略性的举措。在全球推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广东省率先出台相关碳减排制度,能为企业绿色发展指引方向,激发市场主体自主减排内生动力,最终依靠市场机制高效降低整体碳排放水平,为“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增添强大的制度动力。
其中,“广东碳标签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正式上线具有高度创新性和实用性。碳标签有助于消费者知晓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情况,而信息化管理则实现企业从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到使用、废弃全流程的碳足迹数字化管理服务。这种做法契合数字化时代发展趋势,让企业能够更精准地核算碳排放量,及时排查问题进行优化,切实推动绿色和循环经济发展。
广东省碳普惠平台展示的升级场景动态,也为绿色低碳生活带来全新的吸引力。作为地区首创的碳普惠激励机制,“碳积分”在多个场景得以应用,激励全类型社会主体践行低碳生活、参与碳减排与生态保护。通过持续丰富平台应用场景与活动玩法,能进一步扩展碳普惠应用边界,形成独具特色的全链条“绿碳”发展体系。
在活动现场,相关科研机构专家与企业代表进行绿色低碳经验分享,这一“头脑风暴”为不同领域提供可复制参考的“绿色样板”,对于形成绿色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有积极的启发意义。通过产学研交流,有望在技术创新和应用上取得更多突破,从而提升全省绿色低碳发展的整体水平。
活动还有一个亮点——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特许商品碳标签启动与证书颁发。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追溯产品碳足迹。特许商品天然具有广泛影响力和传播力,以点带面,让“零碳全运”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对于广东而言,一系列创新举措的组合落地,不仅仅是解决当下的环境问题,更是谋求长远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我们期待广东能在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上勇毅前行,为生态中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